第(3/3)页 发现那里,还有卖编筐的,还写着工艺品,还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像卖的还不错。 不过,他们的样式单一,手工也没大哥的好。 过两天我进城送鱼,顺便去打听打听。 咱们村的柳树枝子那么多,要是大家伙都编点东西去卖,也许也能赚点钱。” “是吗?我编的东西也能换钱?” 柳如君听到妹妹这么说,心里激动坏了。 “如烟,要是真成了,大家伙都得感谢你。 说起编筐,谁能编的过咱爷爷呢,你大哥这手艺,还是爷爷传授的呢。” 顾新华用眼睛,瞄了瞄坐在炕头抽烟的柳老爷子。 柳老爷子放下手里的烟袋,抬起头说道: “编筐有什么稀奇,柳条不止能编筐,编各种小动物,还能编凉帽,鞋子,还有蓑衣等等。 以前家里穷,买不起衣服,还有用柳条编衣服的呢!” “爷爷,这些,您都会吗?” 柳如烟不记得,爷爷竟还有这手艺。 “当然,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哪能丢了呢! 你爹不学,他的手也没有那么巧。 幸亏你哥哥有那悟性,要不然,老祖宗的手艺,到你们这代,就丢了。 村里那些老人,大多都会,要是找好买家,大批量编制,应该没什么问题。” “太好了,事不宜迟,我明天就去县城里看看。” 柳如烟知道,村里的温饱问题,是柳山的一大心病。 自家的温饱解决了,也不能看着大家伙挨饿啊,她也于心不忍。 “爹,你先别告诉大家伙,等事情办好了,再说。” 柳山点了点头,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儿,总感觉,自己的女儿和之前不一样了。 不是那个总撒娇,什么都不管的娇娇女了。 变得有勇有谋,有担当了。 柳家人商量了好久,等到小浩然困得都睁不开眼睛了,柳如君两口子,才带着孩子回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