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爹那么有能耐的人物,天下百官之首,内阁首辅,居然很客气的让他亲自来请建昌伯这个外戚,简直闻所未闻啊! 张骥三言两句的和刘杰交谈,让刘杰大感诧异。 风传建昌伯不学无术,但和其短时间一谈,怎么衬托的他好像没读书似的,有点跟不上张骥的思路呢! 因为已经在宫里见过一面,刘健和张骥没再弄那些虚头巴脑的,相见后开门见山的就改土归流开始畅谈。 张骥来时已经跟马璁做好了功课,再加上他上辈子的一些见识,很是查漏补缺提供了几条建议,让刘健大为赞赏。 不管张骥风评如何,为人如何,起码在刘健心里,多少认可了张骥有点能耐的印象。 接下来就是去见李东阳,这位礼部右侍郎,长的方面大耳,声音非常宏亮。 但是给张骥的印象是此人有点装,给他一种心眼不大的感觉。 而李东阳骨子里也没瞧得起张骥,只是问了几个疑惑和想不通之处,就端茶送客了。 最后见的是谢迁,这位大学士让张骥看了个稀奇。 因为谢迁的胡须很长很长,跟关二爷那个美髯公有一拼。 谢迁问的就比较详细了,聊的时间也最长。 张骥最大的印象就是谢迁真能说,口才十分了得,说的他都头昏脑胀了。 离开谢家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张骥发自肺腑道:“这位大学士,嘴巴是开了光吧!” 马璁笑道:“三位大学士,被人传颂是当世三大贤相,吏部内就有一套顺口溜,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伯爷还真说在了关窍上。” 张骥回想一下走马灯似的见了三个内阁大学士,频频点头。 “世兄说的对,李东阳感觉给人的印象就挺阴,是个搞阴谋诡计的材料,刘健看起来很有决断力,谢迁,那是真能说啊!” 马璁倒是不敢置评三位大学士,但觉得张骥说的非常对,跟着陪笑了几声。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张骥就不想再回英国公府跟那帮人虚以逶迤。 反正他借三个大学士装了个×,已经足够了,便转道回府。 马璁执意要送张骥,结果在伯爵府门口,出现了一幕让张骥觉得很没面子的小插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