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户部的案子,让刘健意识到了首辅的权力受到挑战,才不得不改组内阁,甚至把不学如芳都拉进内阁,简直不能容忍。 李东阳沉声道:“刘健只是现在占据上风而已,马文升和焦芳的矛盾很大,陈经就是应声虫,暂且让他们得意几天,等他们生出矛盾,不可调和,到时候再看。” 张骥得知消息后,大为高兴,总算在法理上撬开了开海的一道缝隙,这道门打开,再想关上可没那么容易。 对于刘健找出的借口,张骥觉得不是随便找来的理由,因为大明对外海的情况所知太少。 远的先不说,朝鲜和倭国往来大明的航线资料,水文气象资料,这些现在就可以搜集了。 首先释放的就是渔利,北到渤海,南到南海,由地方官府和外交通商衙门宣传,鼓励渔民出海,贡献海图和水文气象资料。 如此不但能获得渔利,还有额外奖励,沿海之人本就有靠海吃海的朴素想法,以前是不让出海,现在鼓励出海,一时间出海的热情高涨。 各种信息汇总到外交通商衙门,勾勒出了大明沿海的自然状况。 张骥记不住大明沿海的地图,但是世界地图有个大概印象。 当不是很准确的世界地图被张骥画出来,不但外交通商衙门的人被惊呆了,朝廷上下也为之侧目。 张骥假借是从外国传教士那得到的地图,以此增强可信度。 大明之前因为郑和下西洋,对世界的了解比较多,起码知道东南亚,南亚次大陆,欧洲非洲等地域。 可张骥绘制的地图,却还有北美,南美,南极洲,而且还标明了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主之地。 那些无主之地,居然有五六个大明那么大,比如澳洲,完全可以称为化外蛮夷,土著都稀少的很,哪怕派一卫之力过去就能拿下。 当然,张骥还提到了大航海运动,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有强大的竞争对手。 这些话倒是没有公布出去,而是当成内部讲话,给部内增加压力和动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