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两人出了方明军的家,就在附近找一家小餐馆。 要了一盆猪肉炖粉条,一碟猪头肉拍黄瓜,一份五彩大拉皮,又取一瓶当地人喜欢喝的老龙头白酒看,两人边吃边聊。 这几天,方明军带着方明华到处乱跑,但话并不多,现在三杯酒下肚,话就明显多起来。 “哥,抽一支。”方明军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包长白参香烟。 方明华摇摇头:“你知道我是不抽烟的。” 方明军就自己点上一支,抽了口说道:“哥,我发现你们当作家的也不容易,大冷天的,跟着我在外面东奔西跑我以为坐在办公室喝喝茶,就写出来了。” “哪有那么容易?”方明华笑起来:“但和这两天咱们看到的职工相比,要舒服多了。” “哥,我看过你写的那篇《纺织姑娘》。”方明军话锋一转,突然说道。 “你看严肃?”方明华感到有点惊讶。 “呵哥,你这话有些瞧不起人。”方明军很潇洒的抹了抹头发:“你以为我只会看武侠啊?想当年,我也是一名文学青年。” “哈哈.不好意思,我自罚一杯。”方明华端起酒杯。 “我陪你。” 两人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看了以后深有感触,哥,你确实是实地了解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像有的作家瞎几把写。” “别忘了,伱堂姐明梅,就是我们西京的一名纺织工人。”方明华说道。 “哦,对,对。”方明军说道:“哥,其实我觉得你写的还是有点轻了。” “轻了?什么意思?” “你在中写到张丽被他丈夫骑自行车送到舞厅去跳舞.这事在我们这根本不算啥。我们这都是成群结伙的,进舞厅明码标价:明着跳5元,动手动脚暗着跳10元。” “更有厉害的,送妻子去当小姐,在铁溪干怕熟人看到丢人,就去城里别的地方。我的一个发小,就在陪你去的那家化工厂工作,比我们更惨,他和媳妇都已经下岗,几个月没发工资,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六口,家庭很困难。 后来,我们发现,这家伙似乎发达了,抽烟也不抽长白参,竟然抽起“三五。”我们就问他做啥生意发财了,他总是笑而不语。” “有一次我们俩喝酒,他喝多了,喝着喝着哭起来,说对不起自己媳妇,后来才知道他竟然干的拉皮条生意!妻子当小姐。很多时候,都是他骑摩托车把媳妇送到地在下面等着,一是一会得接走,二是怕遇到坏人。” “我当时听完就怒了,大声骂他,你他妈的还是男人吗?你有手有脚,去外面干点啥不好,非要当乌龟?!” “他一脸惨笑,我能干啥?干啥挣钱能养活全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