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没想好。” “我觉得吧,你可以用虞容仪芳的视觉,第一人称写。” “用第一人称?” “对,你写的《道钉》《天使与恶魔岛》实际上写的是第一代美国华工移民所遭受的困境和不公平待遇。”李丽侃侃而谈。 “虞仪芳是美国华工的后裔,拥有良好的知识和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些都是在祖辈辛勤打拼的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她的年龄经历了美国《排华法案》的实施以及被废除,经历了二战中美联合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以及二战后美国国内反华运动,八十年代为正名华工的历史贡献奔走呼号,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如果你愿意,可以把时间线拉长点,延伸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时候正是《排华法案》实施最严厉的时候,通过一个女性成长第一视觉写,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这不有点像《城南旧事》以及余桦的《活着》叙事方式吗? 方明华这思路觉得挺不错。 “行,按照你的思路我好好构思构思。”方明华说道。 “那你要写这部新,是不是就不回国了?”李丽突然问道。 啊?这? 难道给我提这些建议是为了挽留我? 方明华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和你开玩笑呢,我表姐嘴上不说,心里肯定盼望你早点回去,我怎么能老霸占你?”李丽咯咯笑起来:“你回去,如果需要这方面的资料,你给我发邮件我帮你找。” “好的,谢谢。” “和我客气啥?你挣的钱多,许多人羡慕,但我更盼望你能写出更多的作品!” 8月20日,方明华带着儿子方乐终于回到西京。 坐在机场大巴进城,方明华看着外面的景色。 一年多没回来,这座古老的城市变化不是很大,街边那羊肉泡和胡辣汤店看的让人眼馋。 回到家,宋棠棠还没下班,迎接他们的是小保姆还有一条老德牧豆苗。 豆苗已经很老了,听宋棠棠说每天只是趴在狗窝里晒太阳,今天看到主人回来,这才费力站起来摇摇尾巴。 方明华摸了摸豆苗的脑袋,突然感到有些伤感。 都老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