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黍校尺(1)-《九品寒门》
第(3/3)页
“哦哦哦,说得有理。倒是为兄的唐突了。”舒晏屏气凝神,不敢再打扰小默。
好一会儿工夫,小默将三百黍粒摆好了三行,整整齐齐,没有一点瑕疵。舒晏看这三行黍粒的长度,最长的和最短的之间还不到半颗黍粒的差距,十分的欣慰。遂将稍长和稍短的那两行抹掉,留下中值的那一行。然后回禀皇上道:“陛下,微臣已经摆好了最标准的一百粒黍,请求赐玉尺做对比。”
“嗯,你刚才的一番过程,朕也看到了,真的是做到了极致。再难有比这更规范的了,想必周时的师工们也不过如此吧。”
司马炎命人将玉尺递予舒晏。舒晏接过来,心里要说一点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冲动的大话已经说出口了。他看了小默一眼,小默也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随后就将玉尺紧挨着那行黍粒平行地放在了一起。
首尾双双平齐,长度完全吻合。
“哇!”小默最先叫出声,“舒大哥,你是对的。”
随后众人也都发出一阵惊呼:“神了,神了,简直像事先量好的一般,没有一丝差距。”
司马炎见此,开心地大笑起来:“看起来这把玉尺真的是失传已久的周时正尺!荀爱卿,你还有何话说?”
荀勖此刻尴尬无比,吭哧了一声道:“这......也许只是碰巧罢了。”
司马炎将脸一沉:“碰巧?事到如今你还不肯承认。也罢,谁让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呢。既然这样,就把你亲手定制的尺也拿出来,对比对比,你看如何?”
皇上既然说了,荀勖哪敢违抗,只得命人取来一把自己制定的尺子,也平行地放在了那一行黍粒的另一侧。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将将短了一颗黍粒,也就是说荀勖的尺相当于九十九颗黍粒的长度。
司马炎、连同舒晏在内的众人又是一阵惊叹,不得不佩服荀勖的水平之高。因为大家都知道,包括荀勖的尺在内的前几代的尺,在长度上互相之间都相差很多,如今看来,只有荀勖的尺才是最接近正尺的。
荀勖也没想到自己的尺跟那把玉尺这么接近。现在,他也意识到那把玉尺确实是周时玉尺无疑了。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