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上了贼船(2)-《九品寒门》
第(2/3)页
比玉不屑跟舒晏争辩于此:“关于这些你不懂!”随后又悠悠地道,“我们大家都在校书,怎么说我无所事事呢。”说着,就将手边的一本书拿起来翻着。
舒晏瞟了一眼,见那书的表皮上写着《四本论》三个大字,不禁冷笑。比玉也意识到了,忙将那本书反转过去。
《四本论》乃是一本论述才与性之间的关系的书,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辩论主题专著。所谓“才”,指的是才能;所谓“性”,指的是品性。世人认为才与性之间存在四种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四本”,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才与性的问题乃是当时玄学清谈的热点内容之一。
“我以前只知道秘书郎掌管校正书籍,不过没有见识过,今天通过施大公子才知道,原来校书就是校的此类书!一盏茶、一把麈尾、一枚铜镜、一本《四本》,呀呀呀,都说秘书郎是个美差,今日一见,果然不虚。”
随舒晏怎么说,比玉也不甚理会,只哼了一声,反问道:“你怎么找到我们秘书阁来了?”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我无事不登门,来找你,一来是为了跟你商量乐舞的事,二来是想借《乐经》一阅。”
“不必跟我商量什么。你要看《乐经》,就把它拿去,尽着你的方法施展去好了,你办事我放心。”
“那怎么行?既然在一起合作,就要把双方的想法都说出来,取长补短,两个人的想法总比一个人多,我一个人怎么做主?”
比玉还是不理会,舒晏无奈,只好先将《乐经》拿到手研习研习再说。比玉没有半点迟疑地将《乐经》寻了出来,交与舒晏。舒晏双手接过来,小心地揣在怀里。刚要走,又转回来道:“你我都没有经验,光有《乐经》可不行,明天我打算去太乐署走一趟,了解情况,你也必须去。”
舒晏有些懊悔领了这个差事,当初如果听从小默的劝阻,如今也不会焦头烂额。不过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答应了,就要担当起来,悔之无益。他径自揣着《乐经》回到廨馆,直研究到深夜。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舒晏手里有了《乐经》,觉得踏实了些,心里总算有些底了。
翌日辰时,舒晏来到太乐署,打算先去拜见太乐署的署官,拜见的同时顺便等比玉,然后一起到乐坊会见乐师、舞师。由于太乐令在家丁忧,只有副官太乐丞管事,但太乐丞轻视舒晏是个寒门之人,且又年轻,便借处理公务之名,将舒晏晾在了一间侧厅。过了一会儿,正堂内传出谈笑之声,明显公务已完。良久,还是没有出来接见舒晏。舒晏气不过,打算就此回去,又觉得不妥;打算继续等下去,可人家的这个态度,分明是看不起自己,即便是接见了,又能有个什么结果呢?
哎,这个施得到底来不来!
巳时已过,舒晏踱出门口,正不知该怎么做,是马上回去,还是继续等。忽见太乐署门前停下一辆鹿车,比玉迈着悠闲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走进来了。
太乐丞听见车铃声,笑嘻嘻地将比玉迎接进去。与刚才跟舒晏的态度对比,简直判若两人。比玉说了些恭维的话,太乐丞因为事先有了施惠的关照,并不为难他们,便向他们述说了关于乐舞的大体情况。舒晏听得差不多,便邀比玉下到乐坊中去跟宫廷乐师、舞师等探讨请教。可比玉却不愿去,跟太乐丞谈起了老庄。舒晏也不能强求,只好自己去。
舒晏的孝廉之名人人皆知,再加上他忠厚豁达,待人诚恳,那些寒门庶族出身的乐官们非但不难为他这个槛外人,反而是有问必答,将以往整个乐舞的流程具体地向舒晏述说了,并都表示愿意听从他的调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