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高潮与结尾的艺术-《张嘴就来:99%的人都不知道的即兴发言技巧》


    第(2/3)页

    有位演讲者向数百名教师作一场题为《做教育改革弄潮儿》的演讲。他一上台就展示出齐白石的名画《雏鸡》。当听众的目光全被这幅画吸引过来之后,他才开口:“请看,在这幅一米多长、一尺来宽的画面上,齐白石先生只画了三只毛茸茸、憨乎乎的小鸡,其余处皆为空白,这些空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看了这幅画,你是否会想到雏鸡会长成‘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呢?你是否感到了春天的无限生命力呢?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想象到很多很多──这就是‘空白’的魅力。我们做教师的,能否都打破45分钟的‘满堂灌’,也给学生留下一点回味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空白’呢?”

    ●渲染式开场白

    渲染式开场白,即运用形象的、充满情感的语言开头,创造适宜的环境气氛,引发听众相应的感情,进而吸引听众。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

    “3月14日下午两点二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开场白,只用了短短的两句话,便把听众引进了一个庄严、肃穆、沉痛的气氛之中,激发了人们对革命导师的景仰、悼念之情,有利于听众接受演讲者在正文中所要展开的论述。

    ●模仿式开场白

    模仿某个人的语调或动作姿态,使听众产生丰富的回忆和想象,有助于推动演讲的深入。

    “大家还记得吗?1980年12月,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场举行的世界杯亚太区足球预选赛中,中国队32岁的足坛老将18号容志行(模仿宋世雄的音调),以其熟练、细腻、漂亮的盘带动作,晃过了对方三个后卫队员的拦截,在离对方禁区15米远处起脚射门!射出一个什么呢?射出了一个‘足球热’。”

    由于演讲者模仿得惟妙惟肖,几乎能以假乱真,因此一下子就使全场的气氛活跃起来。但运用模仿式开场白,要注意内容、场所、听众心理、民族风格等因素的制约,要以讲为主、以演为辅,且适可而止,否则会使人觉得华而不实,产生逆反心理。

    ●恰当地构筑高潮

    演讲的高潮应是思想内容高度升华的“顶点”。在这一点上,情和理,随着激越的语句喷薄而出,表现出最强的力度,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高潮应该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产物,而不是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结果。思想内容未达到这一爆发点,仅仅靠语言形式的硬凑形成的不是高潮,而是无病**,不可能有感动听众的魅力。

    所以,首先必须根据内容情感的需要,恰到好处地构筑高潮,千万不能以为用了高亢的语调,用了接二连三的排比、诘问就形成了高潮。高潮是相对于低潮而言的,一席演讲既有“山峰”又有“低谷”,在起伏波动之中,才会显出生气和活力。所以,演讲者要想使演讲形成高潮就必须对内容作精心的安排,使之起伏有致、有重有轻。内容的起伏轻重形之于相应的语言形式就会在重和起的“点”上表现出高潮。从语言形式看,在高潮处要多用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等句式。因此,我们应该善于设置构筑演讲的高潮,并利用高潮的特有感染力,最大限度地传递信息。

    ●结尾的艺术

    如果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好的结尾才能使演讲“功德圆满”。一个好的结尾应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较为常用的结尾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