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哼,五钱收购,加上各类成本等等,卖十五钱都难本利持衡。” “而扬州的粟谷,市场价才十二钱,哼哼,果然是傻子皇帝,净做些蠢事,还蠢的轰轰烈烈。” “哈哈哈!” 亲眼确认一直在扬州城到处捣鼓的司农署,根本不足为惧,更没有威胁到自家粮肆生意的可能。 潘富优哉游哉的离开原地,身后还追随着五六个仆从。 而声势浩大的收粮行动,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 挤在人堆里等待卖粮的老头,终于轮到他时,他亲眼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四十袋粟谷,逐袋逐袋的过秤。 随后,忙碌的司农署司郎官们,将粮食都搬上驴车后,又从身旁的麻袋里,拎出一吊吊青铜钱! 一吊是一千钱! 老头回过神来时,手臂上已经挂着十吊沉重的铜钱! 另外还有一吊共百枚铸造着“大周重宝”的金钱?! “老人家,一金钱等价一百钱,是我大周国新推行的新钱!” 司郎官语气客气的跟老人家说道一通,可算叫回了老头被惊跑了的魂儿。 “这……竟然真的卖了这么多钱……你们不会亏钱吗?”老头竟然开始为司农寺担忧起来了: “不瞒大人,早前咱对扬州一无所知时,只听你们说会出钱收购咱们的粮谷。” “咱还特意去城里问了问那些粮肆,问他们收不收粮产,他们基本都不收,因为自家地多。” “有那么一两家粮肆说收粮,但只给粟谷一升三钱的价儿,咱还以为你们当官的,会给的更少呢,没想到……” 司郎官微笑着耐心回答道: “老人家,咱们收粮,不考虑回不回本的,这是皇上亲自下令履实的事,至于其他事,有皇上在考量,您就不用为我们官府担心了,呵呵。” 经过数日的收粮,光是对扬州城的近三万户农户进行收购,就收来了一百二十万石粟谷。 这足够一百二十万百姓吃一年! 而整个大周,人口也才千万,也就是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