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他一直没见到此人。 真是疏忽了。 “这韩擒虎,你可了解?此前既然来了京中,为何不见其在吏部以常考谋事?”宇文世宏不懂就问道。 “回禀陛下,韩擒虎此人虽有胆略,也好读书,但也知自己文采平平。” “而巡守的常考是卫尉寺内部考核,不必经过吏部,再者,阿兄一直很重用他。” “他追随我阿兄追随惯了,是否事京中京官,于他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阿兄重用他。” 这下宇文世宏也明白了一件事—— 就算自己是皇帝,也不是天下寒士唯一可选的追随者。 知人善用者,在乱世多之又多。 眼前的知遇之恩,自然比虚无缥缈高高在上的皇恩,更具体、更实在。 这也说明了现在仍然是乱世,而周国只是暂时安定的中原局部而已。 “你随我去一趟筑铸监。” 为了二征突厥,拿下西至燕然山、中至北海、西至库页岛一带,筑铸监对远程热武的琢磨和试造,一直都没停过。 早前因弹射装置的缺失,导致烧夷弹无法实现“决胜于十里之外”的能力。 宇文世宏便换了个思路—— 火铳借助的是弹丸屁股后面的火药被引燃时的瞬发冲击力。 那能不能把烧夷弹,也以类似原理造出来。 也就是放大版的火铳,肩扛式的。 这样还能省下推弹射车的兵力,甚好,甚好。 只是如此一来,铅球就不合适了。 因为铅太软,火药引燃时的瞬发,估计连发射出去都做不到,反而还要让烧夷弹直接在发射管里直接爆燃甚至爆炸。 “诶,陛下来了。” 宇文世宏携杨爽来到筑铸监时,作为筑铸监监正的陶本越,一因刚在朝堂上被宇文世宏训了一顿。 二因对杨爽意见很大,所以不爽都堆在了脸上。 “烧夷弹有进展,请陛下来渭河边检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