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收复桂、宁的决心!-《大周极品暴君》


    第(2/3)页

    现在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兵力,杨坚也不再那么害怕了。

    杨坚特意将第一个筑铸场设于成州,此地不仅远离桂州,还能辐射自己治下的周边州城。

    可筑铸场开设之后,杨坚才意识到,铸钱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中原的冬天虽然寒冷无法耕种,但中原有铁矿。

    岭南可以说根本没有铁矿,就算有,他也不知道在哪,派人去寻铁矿,也要寻上很长时间,且也不一定能寻到。

    面对难题,郑译向杨坚提议“就地取材”——

    岭南虽无铁、铜,但锡矿很多,用锡造钱,未尝不可。

    再者,都图谋自立了,又何必再遵循大周的做法?

    杨坚听着言之有理,便采纳了郑译的提议。

    结果锡钱推行未几,就引发了一场动荡。

    首先是桂州和宁州用惯了铜钱和金钱,官府用锡钱置换百姓手里的铜钱、金钱,百姓反应很激烈,言辞抗拒置换。

    而其余十八州则爆发了造假钱导致的大规模混乱,导致百姓根本不愿使用锡钱。

    因锡柔软,造假难度很低,大规模仿造的假钱看着跟真钱没任何区别。

    百姓不愿意使就算了,尝试以司农署实行统一收粮时,百姓也拒绝被以锡钱换走自家的粮产。

    ……

    交州,一片萧条的空旷城区内,交州总管府附近新设了粮肆、盐肆。

    早前傻不愣登听信司农署官吏的话,将自家粮产以一斤十钱的价格卖给司农署的老妪。

    兜里揣着一兜的锡钱,前往盐肆买盐。

    结果盐肆的司吏扫了一眼她的钱,张口就断言是假钱、不卖。

    这可把老妪气的半死,她又不敢跟官老爷起冲突,只能满脸急切又心急火燎的百般解释,这钱是司农署的人跟她收粮时给她的。

    官府怎么可能给她假钱?

    可惜她说再多,司吏连个正眼都懒得给她。

    老妪急切中,心头连连的不安咯噔——

    粮没了,买东西人家却不要这钱。

    这不就意味着她钱粮全无、一无所有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