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婚(二)-《新唐》


    第(2/3)页

    李从燕回过神来,随即大笑起来,招呼司仪继续。

    司仪高声唱和道:“同牢合卺!”

    同牢又称共牢,夫妇需同食一牲,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合卺,即指夫妇共饮合欢酒,表示已结永好,也就是后世俗称的交杯酒。

    卺就是将一个瓢破为二,以线连柄端,夫妇各执一半为酒器。因卺苦无法食用,故以卺饮酒表示夫妇同甘共苦;另外卺为笙竽八音之一,所以也寓意音韵调和如琴瑟之好。

    李从燕和甄宁夕食用了食案上的羊肉,又喝了合欢酒,便由侍女将食案、酒器撤下。二人也跟随司仪前往屋内去花易服。

    所谓去花易服就是新郎、新妇由旁人协助更衣,新妇卸下帽惑(类似假发的头饰)和花钗,此时亦会吟诗,如脱衣诗、去帽惑诗、去花诗等。

    换完衣服,李从燕和甄宁夕携手走了出来,再次回到了青庐内。此时由侍女上前,从李从燕和甄宁夕的头上各剪下一绺头发绾结在一起作为信物,表示同心偕老之意,此时亦司仪安排了几个书生站在一旁吟诗助兴,强调永结同心的爱意。

    这便是合髻礼,又称合发,是唐中期后由结发演变而来的习俗。

    完成了这一步,接下来就是入洞房了,李从燕听着司仪的唱和,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甄宁夕见状不由得白了李从燕一眼。

    不过这个时代的洞房与后世有些不同,此时无关人等退出屋内,并由侍女放下青庐的帐帘,以便让李从燕与甄宁夕在此独处,享受小夫妻的浪漫新婚夜。

    “额?”

    甄宁夕诧异的看了李从燕一眼,轻声问道:“郎君怎么了?”

    李从燕笑着低声说道:“我还以为入洞房是要换个房间呢。”

    甄宁夕再次白了李从燕一眼,不过此时甄宁夕的心中一阵慌乱,既紧张竟然又有些期待。

    “宫人玉女自纤纤,娘子恒娥众里潜,微心欲拟观容貌,暂请旁人与下帘。”

    旁边的侍女放下青庐的帘子之后,竟然还站在一般吟诵了这首诗,让李从燕不由得哑然,竟然还有“下帘诗”!

    折腾了许久,众人纷纷退了出去。有薛明山在外主持大局,李从燕倒也不担心,毕竟还有吴从汉、李魏等人在,那些前来的世家人等自然有人招待。

    此时屋内就剩下李从燕和甄宁夕二人,看着眼前的美人,李从燕笑着说道:“夫人现在时候不早了,咱们安歇了吧。”

    甄宁夕已经羞得不敢抬头,只是嘤咛一声而已,算是答应了。

    随后屋内的烛火全部熄灭,此处不可说。

    李从燕大婚之后,又在兖州城停留了五天。除了带着甄宁夕返回娘家“回门”之外,剩下的时间便是在泰宁镇节度使府衙内,忙于与各地世家家主“周旋”。

    当李从燕准备返回登州城的时候,可谓是收获颇多,不但有甄宁夕随行,而且甄家的八千私兵,以及数千铁匠、矿工等,都按照李从燕的计划安排到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