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钱庄改革-《新唐》
第(2/3)页
关于放款,又分信用放款及抵押放款二种。前者放放款时须立一字据,也有随市面习惯办理者。其日利随市面而定,活期者较小;后者抵押货物,须订立合同,执其凭单,押品如系不动产,则须执其红契,并立字据,由承保者垫还。
按照李继业的设想,先用存银支付利息的优惠和天策府良好的信誉作为引子,将天策府各地商贾、士绅、官吏的钱财汇集起来,之后便开始以实业司各商社在各地的铺面为支撑,在整个天策府大建钱庄,至少每个县都要有一家钱庄,尽快建立钱庄网络。
如此一来,各地商贾、豪强、士绅便可以凭借汇票通行各地,只要众人尝到了汇票的便利,李继业便可以保证,各方的钱财会源源不断的汇集起来,到时候挡都挡不住!
后世银行为什么会成为最挣钱的行业?还不是因为吸纳存款、发放贷款吗?李继业也有信心可以凭借钱庄的这张大网,将天策府内外的钱财彻底搅动起来,汇聚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浪潮,推动天策府继续向前飞速发展。
到时候,只要钱庄的存银够多,李继业便可以利用散布在各地的钱庄发放贷款,不管是商贾、豪强、士绅,还是平头百姓,谁都会有一时手紧、缺少银钱的时候,李继业肯定不愁贷款发放不出去!
对于李继业建立钱庄的设想,李偲升听完之后可谓是惊为天人!
虽然此时各地藩镇已经有了钱庄的样子,但也只是进行一些银钱兑换、保管财物的业务,甚至有人想要在钱庄保管财物的话,不但没有利息,反而还要向钱庄缴纳一笔费用!
李继业却是在钱庄的基础上,想出了一套钱庄的生意来,在李偲升看来可是不可思议的!
其实李偲升不知道的是,李继业这也是借鉴了后世的成果罢了。
没过多久,各地商贾、士绅、豪族、官吏家人便纷纷聚集到了兖州城,就连周边藩镇的商贾闻讯都主动赶了过来,而且人数还不少。
李继业在兖州城衙署摆下酒宴,一连摆下了七十多桌,和前来的数百人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之后,李继业便让李偲升当众宣布天策府准备筹建钱庄的事情,并且将钱庄所涉及的业务、汇票的便利、众人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一一说明。同时李继业也将天策钱庄改名为兖州钱庄,并且已经给主事崔明艾下令,钱庄的总号与各地分号都要进行改革,尽快完成业务上的转变。
随后,李继业还特意说道:“只要诸位在我兖州钱庄中存下钱财,即便什么生意都不做,每月也可以坐收利息,存银越多,收获的利息便越多,这可是用钱生钱的大好事啊!”
席间,一名千里迢迢从江宁府的赵姓豪商笑着问道:“敢问天策上将,要是我们存钱的人太多,存下的钱财也非常多,那天策府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将会是海量,天策府能支撑得下去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