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楼下那两个飞奔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视野尽头。 他没有立刻回应贺筠的调侃,只是缓缓收回视线,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摩挲了两下。 他在思考的时候,手上总是会有些小动作。 “指点江山?”周聿深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平稳,听不出丝毫被点破心思的波动。“贺局过誉了。地质安全报告是整个项目的生命线,卡在你们局这一环,耽误的是整个青林县项目的进度和安全。” 周聿深转过身,目光平静地扫过贺筠和一旁努力降低存在感的梁序:“至于蔚汐,” 他顿了顿,语气更淡了几分,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作为专项小组的方案主笔人,临场应变、抗压能力、对核心问题的理解深度,都是对其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 “今天算是对她应急处理的一次实践检验。是否合格,自有项目结果评判。”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完全站在工作立场,将所有个人因素都撇得干干净净。 贺筠太了解这位老同学的风格了。 越是强调工作和责任,说明那点小心思藏得越深。 周聿深向来不重私情,他对那些有潜力的基层苗子,那份栽培的心思,可比对着什么风花雪月要热切百倍。 贺筠笑着摇摇头,“行行行,周书记高瞻远瞩,公事公办,是我小人之心了。” 他转而走到办公桌旁,将刚取回的数据文件交给周聿深,“不过这青林县的项目,时间压得这么紧,压力确实空前。” 周聿深打开文件袋看了一眼,语气平静:“岩层稳定性的现场复核结果你看了么?” 贺筠摇头,“这不是刚送来,还没来得及,拷贝了一份给专项小组,一份留着给你。” 周聿深将报告递给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凝重。 贺筠一愣,看完后脸色立刻严肃起来,“这数据怎么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不仅严重,还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周聿深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二十四小时,不仅是给专项小组压力,更是争取时间窗口,在梅雨季节来临前,把所有的风险点都排查清楚,把补救方案做实做细。” 那年桐县的山体滑坡,是周聿深亲自带队在前线参与救援。 废墟上未干的血迹和彻夜不眠的探照灯…… 那样的悲剧,那样惨烈的代价。 他不愿再看到第二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