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与此同时,一道凄凉的女声,如平底惊雷般,陡然传入了他的耳边。 “怨郎诗?”丁勉心神顿时一突,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一股令人极度惊恐的气机,瞬间将他包裹了起来。 熟读四书五经的他,自然对诗词一道甚是了解。每每读到那些流芳百世的凄美爱情诗,他心中总是升起一种难以释怀的伤感。 这正是昔日卓文君伤心之下,写下的一篇千古绝唱《怨郎诗》。 说到卓文君,不得令人想起昔日那个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的典故。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 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 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 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