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雏鹰展翅 , 名扬仙朝 第一百七十章 孔雀大明王。-《梦蝶仙枭》


    第(2/3)页

    法本不分顿与渐,迷悟时间有快慢。

    只有此见性法门,庸愚的人不能知。

    说法即使万般异,合则理体仍归一。

    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慧日照。

    邪念来时烦恼到,正念来时烦恼除。

    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

    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

    净心处在妄心中,但正心念无三障...”

    嗯?难不成这是东方药师佛在向我示警?亦或者说是在向我传递某种解决此事之道?

    据佛经记载,五祖召集曾所有的门下弟子,我向你们说:世间的众生在生死苦海里沉沦,如何解脱生死,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件大事。你们整天只知道修福,不知道要  求出离生死苦海。自己的真心本性如果迷而不觉,只是修福,又如何能得度呢?你们各自回去观照自己的智能,看取自己本心的般若自性,然后各作一首偈颂来给我看,如果能悟得佛法大意,我就传付衣法给你,作为第六代祖师。大家赶快去!不得延迟停滞!佛法一经思量就不中用!如果是觉悟自性的人,一言之下自能得见。  这样的人,即使在挥刀作战的紧急关头,也能于言下立见自性。’

    大众听了五祖的吩咐后退下,彼此互相商量说:‘其实我们大家也不必去澄静思虑,费尽心力地作偈子,因为即使呈了偈子给和尚看,又有甚么用呢?神秀上座  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不用说,一定是他中选。如果我们轻率冒昧地去作偈子,那只是枉费心力罢了。’众人听到这些话以后,全都止息了作偈子的念头,大家都  说:‘我们以后就依止神秀上座好了,何必多此一举去作偈子呢?’

    神秀也暗自在想:‘他们都不呈偈的原因,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所以我必须作偈呈送给和尚看;如果我不呈偈,和尚如何能知晓我心中见解的深浅呢?我呈偈的用意,如果是为了追求佛法,那就是善的;如果是为了觅求祖位,那就是一种恶行,这和一般处心积虑地贪图圣位的凡夫心又有甚么不同呢?如果我不呈偈请  和尚印证,终究不能得法。这件事实在是教人为难!教人为难啊!’

    在五祖法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本准备延请供奉卢珍居士来绘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以便后世有所流传,有所供养。

    神秀作好了偈颂以后,曾经数度想呈送给五祖,但走到法堂前,总是心中恍惚,汗流全身,想要呈上去,却又犹豫不决。就这样前后经过了四天,共有十三次未得呈偈。神秀于是想到:‘不如把偈颂写在法堂前的走廊下,由和尚自行看到,如果和尚看了以后说好,我就出来礼拜,说是我神秀作的;如果说不好,那就只能怪自己枉来山中数年,空受众人恭敬礼拜,还修甚么道呢?’

    于是,就在当天夜里三更时分,神秀不使人知,悄悄地走出房门,自己掌灯,把偈颂写在南廊的墙壁上,以表露他心中的见解。偈颂说:

    身体是菩提树,心灵如明镜台,

    时时勤加拂拭,勿使惹着尘埃。

    神秀写好偈颂以后,便回到自己的寮房,全寺大众都不知道这件事。神秀又想:‘明天五祖看见这首偈语,如果欢喜,就是我与佛法有缘;如果说不好,自然是  我自己心里迷误,宿昔业障太过深重,所以不该得法。五祖的圣意实在是难以揣测啊!’神秀在房中左思右想,坐卧不安,一直到五更时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