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梦蝶仙枭》


    第(2/3)页

    正所谓阴阳相逐,太极衍生,地府浩劫将起,人间界也即将迎来一场大劫。

    近日南唐国阳乐地界,离寒山寺仅有八里路程的一座荒山,不知何故竟然裂开了一道斗大的天缝。没错,就是天缝!那座荒山便像是被一柄天外巨斧,自上而下给劈中了一般,整个山体居然鬼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神差地露出了一道足矣通过一头耕牛的森然巨缝。最令人惊恐的乃是这天缝竟能发出异常刺耳的怪声,似琴弦波动之音,又似刀剑撞击之声,并且其中还夹在着阵阵兽吼与鬼哭之声,着实吓人。

    偶有猎户路过此地,恰好撞见此景,荒山异变之事,也因此传遍了整个阳乐地界。堪堪不到两日光景,便连夜夜歌舞升平的京城,都在传这诡异之事。

    有人说是这荒山之中镇压着一只吃人的妖魔,而今荒山裂开,定然是那妖魔冲破了封印,阳乐地界今后怕是不会太平了。也有人声称是神仙打架殃及池鱼所致,毕竟那些仙人的本领,绝非世人所能想象到的,劈山断岳之事,自然不在话下。而荒山之所以会引发刺耳怪声,皆是因为山风倒灌所致。

    甚至更有一些书生传言,山体异象必是那荒山之中有宝物出世。毕竟阳乐这个地方,自古便流传着许多的荒古传说。相传乐器之神,伶伦,死后便是被埋葬在阳乐的。

    伶伦乃是荒古人皇座下大臣,传说在黄帝主宰这方世界的时候,才开始有了音乐。但那时的音乐,只是把一些木棒、竹棍、瓦罐、石器、皮鼓等互相撞击敲打而已,单调、嘈杂,很不和谐。就是这样的音乐,在当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打仗时,用它来鼓舞士气;胜利时,用它来庆功助兴。祭祀时,用它来敬神消灾;平时,则用它来庆贺太平,陶冶性情。

    黄帝对这样的音乐很不满意。在他看来,乐器应该精美,音乐该有和谐的旋律。他请聪明过人的乐官伶伦来完成这一任务:“伶伦,你能不能帮人们创作一种乐律,好让大家的日子变得快乐一点?”

    伶伦想了想,说:“好吧,让我试试看吧。”

    伶伦愉快地接受了黄帝的命令。他挑选了一批有才华的乐师,背上行装,带上弓箭和工具,长途跋涉,翻越了西方著名的大夏山,来到昆仑山的背面,安营扎寨,准备选材制作乐器。

    什么材料最适合制作乐器?开始,大家争论不休。伶伦就让大家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选取各自喜欢的材料。有的人砍来植物的枝干,有的人摘来植物的叶片,有的人猎取功物的盘骨,有的人雕琢石头,大家各显其能,制造了一堆千奇百怪、音调各异的乐器。伶伦一一比较鉴别后,认为竹管做的乐器声音千变万化,清脆悦耳。于是,大家从山溪边砍回大量的竹子,选择腔壁薄厚均匀的部分,截成长为三寸九分的竹管,制成了一大批竹管乐器,并把这种竹管乐器吹奏的音乐取名为“舍少”。

    可是,万事开头难,荜路蓝缕的开创实在是艰辛。伶伦取懈谷之竹,先用其中厚薄均匀的做成竹管。开始,吹出来的音调没有陰陽之分,根本不成音律。人们讽刺伶伦说:“你吹的那竹管,不听则罢,一听把野兽都吓跑了”。伶伦听到了这些话,也很是灰心失望。

    有一次,黄帝正在练习骑马,刚跨上马背,忽然传来伶伦吹竹管发出的怪叫声。黄帝的马听到这种怪音,吓得四蹄腾空,仰头嘶叫,把黄帝从马背上摔下来,伶伦赶快跑过去把黄帝扶起来,黄帝对伶伦说:“你制的这个小竹管能把我的马吓惊,可见很不简单,将来一定能吹出好听的音律来”。

    伶伦听到黄帝的鼓励,惭愧地对黄帝说:“我三年没有制成音律,这已是很大的罪过,黄帝还这样鼓励我,为臣的觉得受之有愧”。

    黄帝说:“话不能这么讲,一根普通的竹管,上面钻了几个小孔,就能吹响,这就是你的发明和功劳,怎能说是‘罪过’呢?“黄帝说完,又安慰了伶伦几句话,便牵马走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