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会高兴。指不定怎么夸青莲呢。” 青莲就等着然儿夸自己呢,一脸自豪的说道: “等四月荷开了,娘会更高兴。” 过了一会,青莲突然说道: “姐姐说过,娘喜欢到雨榭小筑中听雨,我们也在荷塘边起座亭子吧?” “莲儿这个主意最好,过几天卖了酸笋就起。” 起座小小的亭子不算什么事情,这次然儿没有用茅草,而是选用了琉璃小瓦。虽然贵了些,不过亭子很小,并没多少钱。亭子建好后,按青莲的意思是把院子里草亭中,娘亲手写的“雨榭小筑”挪过来。然儿不想动娘亲手建起的亭子,便对青莲说: “还是我们自己写吧,姐姐写‘雨榭’两字,莲儿写‘小筑’两字,怎么样?也让娘看看我们的字,可有长进。” 姐俩按照然儿所说,做了块木匾,写上字,找人刻了,涂成金黄色,挂在池塘边的新亭子檐下。这次没有和娘一样,把匾额挂在里面,而是挂在亭子的外檐下,正对着娘的坟头。 四月初的时候,已经有荷高高得伸出水面来,粉嫩的苞随风摇曳,虽然还没有开放,已是能闻到淡淡的荷香。新雨榭小筑成了然儿和青莲避暑的场所,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北面隔河相望的毛竹林,以及眼前的荷塘,尤其离娘的坟近,每每心里有事,就到娘的坟前唠叨一会。然儿亲手种植的两棵柏树,如今已经长到莲儿的小腿粗细。个头并没有长多少,只是比然儿高了一头有余的样子。 坐在亭子里,微风徐来,不仅有溪水的清凉,更有荷香。歇下来的时候,姐俩在此读书写字,或者做女红,日子过的倒也十分惬意。 村子里来此干活的乡邻,累了的时候,也喜欢到亭子中坐坐,在和姐俩闲谈中,话里话外,无不流露出对小姐俩的能干和识礼的赞赏和感叹。 自从亭子建起来后,姐俩给娘上坟,便不再去娘的坟头,而是直接在亭子中的石桌上,摆上祭品,香炉等。因为亭子距娘的坟仅有五十步不到,然儿和青莲不觉得娘会为此不高兴。烧纸钱的时候,则是来到亭子外面,荷塘的护沿上。依然飞舞盘旋的纸灰,总会让姐俩高兴好久。 “姐姐,每当我在亭子中读书写字的时候,总觉得娘就坐在旁边看着呢。” “姐姐也有同感,娘一直就陪在我们身边。” 五月初,收小麦之前,荷塘的荷大部分都开了,红的,粉的,婷婷于碧绿的荷叶间,分外好看。然儿不禁想起杨万里的那首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别样红。 不由轻声吟诵出来。青莲也看过这首诗,听然儿吟来,声音清脆悦耳,情景交融,不由叫好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