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祖望之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拐出案桌之后,走下高台,冲着对方先揖手行礼。 “下官见过毕大人。” 毕子墨回拱了拱手,就踱到祖望之的后侧,再转过身来,双手负背,再次将话给质问了一遍。 祖望之则看了对方的皂靴一眼,也转身,还旁侧了一步,正正挡住对方和百姓们之间的视线。 也面对百姓们,高声回话道:“狄大人有云:案与案有不同,看着相似,也并不会有完全的相同。 身为执律断案之人,就要依据各案的不同、进行灵活的判罚,而不是刻守成规、呆板守旧。 狄大人还有云:律令是对人们最低的道德底线要求。 此案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听得到:陶辽并没有参与水匪们的任何恶事,他为水匪们做饭,只是基于他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而已。 因为要活着、因为正当挣银钱就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所以,这个不能成为违律的事实进行判罚。 毕大人,你要不要吃饭的?如果你在荒郊野外因为肚子饿、被迫走进了一家黑店,那么,你是不是也有罪了呢? 就是这个道理。 再有,你说陶辽为什么不报官?这就有违常情常理了。 做为一名底层的百姓,面对的不仅仅有霸权、还会有恶势力,无论遭遇到哪一种,保命为先是他们拥有的权利。 在生命面前:无论是律令还是皇令,都必须为此让道。 国律中从来也没有哪一条:强迫无辜者冒着生命危险去尽举诉义务的。” 说着,祖望之再侧步、侧身,看向了毕子墨道:“狄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从最基本处出发,再以体察民情民心为线、再对人犯们进行相应的惩处。 毕大人,您既然有‘小狄映’之称,何以学之尚不到一成?” 这是祖望之心中到底有气,最后还是将这一巴掌给扇去了对方的脸上。对方口口声声国律,祖望之就口口声声狄大人有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