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坏消息-《日月大明》
第(3/3)页
“什么意思?”韩赞周一脸的懵逼,问道。
“可为朝廷带来每年五十万两的税赋。”
“此言当真?”韩赞周顿时下巴掉地上了,忽地站起来,惊呼道。
“稍安勿躁,相文兄,”杨波拉了一把韩赞周,让他坐下,嬉笑道:“你是皇上的心腹之人,跟皇上说说,你去大元当个总督,我负责种甘蔗,保证每年给皇上挣来五十万两银子,如何?”
“杨三儿,你这做派要不得,这是国家大事,你以为是小孩儿过家家?”
韩赞周没好气地责怪道:“倘若正是如此,这荷兰战俘咱家就替皇爷给收了。”
杨波闻言,心里寻思开了。
现在有个问题,第一批的五十多个荷兰战俘,他已经应下了尤素卿,杨波已经得知,尤素卿在天主教里也有暗线,这事儿还要从十几年前的南京教案说起,当时朝廷杀了不少西人传教士,那些信了天主的南京本地人也受到牵连,四处逃散,一部分人却得到了闻香教的暗中保护,也就是从那时起,闻香教便和天主教有了勾连。
杨波抓了万贝恩,有个叫邓玉函的西人四处托人找杨波,想要赎回那些个荷兰战俘,还给当朝的礼部侍郎徐光启写了信。
一来二去,尤素卿便得到消息。
崇祯即位以来,因为徐光启的进谏,对泰西人颇为看重,也让尤素卿敏感地抓住了一个暗中交易的机会,她通过在天主教的暗线递了话,说是能帮忙赎回万贝恩,但有个条件,就是要让因裘千户被杀一案中受到牵连的谢文治,免于处罚。
这便是为什么左文灿差点丢了官,谢文治反倒因祸得福,竟然坐上了代知州的位置,这一起都是尤素卿在暗中使力的结果。
换而言之,尤素卿的意思,就是要让谢文治在处理荷兰战俘时有立功的表现,将来谢文治才能把头上的‘代’字去掉,正式出任海州知州一职。
谢文治是自己人,有他在海州做知州,好处不言而喻。
杨波想了想,便道:“荷兰战俘一事,海州的谢文治在你之前,一直与我协商,最好能让谢文治出面跟朝廷打个招呼,相文兄有密奏之权,暗中操持,这样最为妥当。”
说起来,荷兰战俘也算是外交大事,朝廷有专人管着,韩赞周是个太监,不宜明着参与,但他是皇上的人,暗中微操自然少不了。
韩赞周略一思忖,觉得杨波说得在理,“那你可得陪咱家去一趟海州?”
韩赞周知道杨波计划要去舟山的桃花岛,所以用的是问讯的语气。
“既然相文兄相邀,我便去一趟海州。不过,我很快要乘船出海,时间很紧张,手头上还有些事要处理,相文兄可先行一步,跟谢大人先谈着,我随后就到。”
“杨三儿,你不跟咱家一道去?”韩赞周诧异道:“你到海州,咱家如何联络?”
杨波笑道:“我自有办法,相文兄只管去就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