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除掉他?-《日月大明》


    第(2/3)页

    此时的左文灿已经醉得不省人事,正在床上呼呼大睡,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封万里正在谋划,要取了他的性命。

    冯仪背负着双手,走出办事房。

    韩赞周不在,左文灿醉卧在床,衙门里就数他的品秩最高,山中无老虎,猴子能称王,在衙门里走走看看,也是职责所在。

    后衙设有库房、茶水房、厨房、柴房等,几个杂役正在忙碌,时辰不早了,也该准备晚饭了。

    行至左文灿的住所,冯仪探头张望,见翠儿低着个头,打屋里出来,便道:“翠儿,你家老爷可还好?我过来瞧瞧左大人。”

    翠儿抬起头,脸上有泪痕,嘴角红肿未褪,额头上一块乌青,估计又挨打了,左文灿但凡醉酒,便拿倒霉的翠儿出气,看来传言不假。

    左文灿这个死变态,真是畜生不如。

    “老爷睡下了,冯爷改日再来吧。”翠儿着慌地抬手掩面,应了一句,一路小跑地逃进厨房。

    冯仪回到自家房里,快速换上一身半旧的青衣,腰间束上一根粗布腰带,在门缝里左右察看一番,见四下无人,便悄然从后衙的侧门闪身而出,混入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这一带属沙柳,沙柳是南溪河码头通往石庙的必经之路。

    近来,沈家堡的海运日渐繁茂,南来北往的,甚至还有海外番邦的海船,越来越多地停靠在南溪河码头,码头和石庙之间的货物往来,都要经由沙柳,沙柳的人气越来越旺,街上人流如织,商铺林立,虽说比不上七里香和石庙,却也颇有些繁华的景象。

    冯仪没走七里巷或石庙,而是穿过南区的大片工地,然后沿着南溪河走到上游的枫林,枫林正在建皇庄,南溪河上也在建混凝土水坝,他一身青衣,是施工人员的打扮,混在施工的人流中,倒是不起眼。

    经过枫林,翻越西山,便是梅镇的地界儿了。

    黄昏时分,冯仪赶到梅镇一个叫浦口的村子,钻进村东的一片树林,片刻后,从树林里牵出一匹马,翻身上了马,往海州方向,策马而去。

    “娘的个西,竟让他给跑了。”

    得得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树林里两个褐衣人探出头来,咒骂一句,只好返回四通钱庄报信。

    “东家,那左文灿成天呆在后院,没出门,不过,那个叫冯仪的,行迹诡异,着一声青衣,装扮成施工人,经枫林去了梅镇,中途换了马,往海州而去,老奴的人没有马,跟丢了,请东家责罚。”老侯躬身禀报。

    这倒是个意外的发现。

    封万里皱起了眉头,在左文灿的办事房里,见过这姓冯的,凭直觉,就觉得这人可能有故事,可惜,没有往深处想。

    “这么说,此人确实有古怪,他是什么来头?”

    “老奴只知,他是左文灿的属下,据说当初也是由左文灿推荐而来,这样看来,他应该是左文灿的人,老奴这就遣人前去海州,一探究竟。”

    封万里点点头,又摇摇头,显然对老侯的回答不太满意。

    封万里是左文灿的岳丈,对左文灿的人脉圈子,了如指掌,他从未听说过,有冯仪这么一号人。

    头回去市舶司找左文灿,就见到此人,当时,左文灿吵得很厉害,也不知他听到多少,这还真是个问题。

    冯仪连夜赶往海州,这是要干什么?针对的又是谁?

    就在老侯和封万里说话的当儿,冯仪已经赶到海州,耗时不过一个多少时辰。

    如今梅镇和海州之间的道路已经大幅改善,沈家堡海贸的兴起,也带旺了海州的物流,代知州谢文治和杨波一向交好,自然不会放过提升政绩的机会,双方合作,早已把道路修葺一新。

    冯仪到了海州,也不耽搁,直接去了韶楼对面的云台阁,云台阁是大盐商杜修龄的产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