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八点整-《日月大明》


    第(2/3)页

    两人说着,眼见石庙快到了,马车驶过万里学堂,便向北转了个弯,右手边,有一座未竣工的高楼,便是问乡楼。

    韩赞周探头往外张望,立刻叫了起来。

    “停车,停车呀..”

    韩赞周拍着厢壁,冲车夫尖声嚷嚷。

    他看见一帮人围在问乡楼前,杨波就在其中。

    马车在问乡楼前停车,两人下了车,韩赞周还不忘提醒沈世魁,“见到杨三儿,叫他杨老板,他一准儿高兴,你可别忘了。”

    问乡楼下面三层已经完工,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跟别的房屋明显不同,看起来很结实,和高大的模样。

    门口是突出来一个巨大的门廊,上面盖着平顶,复杂弧形曲线的外沿儿,都是沈世魁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一群人围着一样物事,杨波正弯腰摆弄,似乎在说着什么。

    那物事正面看起来,就像一只大号的牛皮鼓,被置于铁架之上,鼓面下面还吊着个摆锤儿,正一左一右地摆动。

    走到跟前,还能听道‘咔哒,咔哒’的声响。

    里面有两根儿悬臂,像小孩胳膊一般粗细,从中间往外伸。

    鼓面的周围写着阿拉伯数字,韩赞周倒是有些见识,这东西看着像座钟。

    不过,座钟可没这么大的呀?

    沈世魁一脸的惊讶之色:“这是个啥,如此古怪?”

    “一准儿又是杨三儿在折腾新玩意儿,咱家都见怪不怪了。”

    韩赞周说了一句,忍不住地好奇,凑上前去要一探究竟。

    “杨三儿,这是个什么东西,古里古怪的?”

    “这是座自鸣钟。”

    杨波转过身来,目光在沈世魁身上停留了一息。

    沈世魁赶紧一抱拳,大声道:“东江镇参将沈世魁见过杨老板。”

    杨波闻言,果然眉开眼笑,抱拳回了礼,“沈太爷,呵呵..”

    韩赞周跟他提起过这个沈世魁,知道他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岳丈’,东江镇的人都跟随毛文龙,称呼他为沈太爷。

    只是这丈婿二人年纪相仿,称兄道弟更般配。

    杨波一直没空见沈世魁,就让陶世清的人带他到处转转,沈世魁到了海军留守人员驻地黑石崖军营,见有人在操演枪炮,便不肯走了。

    这厮一心要买火枪、火箭炮、黑虎炮,自然也想知道如何使用。

    虚心好学总是好的,杨波也没有阻止。

    “毛大帅是英雄,沈太爷是毛大帅的人,也是好汉。”

    杨波指了指那时钟,笑道:“待此间事了,我再与沈太爷好生叙谈。”

    “杨三儿,这是自鸣钟?看着也不像啊。”

    自鸣钟,韩赞周自然是见识过的。

    宫里,早在万历年间就有泰西人送来的两架自鸣钟,京城亦有不少豪门,家里也有,还有些信主的,比如,礼部尚书徐光启,家里也有。

    有人插嘴道:“这是大号的。”

    说话的人是黄仁杰,就是当初在七月号上给荷兰红毛当翻译的那个卖钟表的,老扈领着几个做钟的工匠也在。

    黄仁杰兴奋道:“杨老板打算把这座时钟装在顶层南边的墙壁里,为沈家堡报时,这是开天辟地第一遭,是件大事。”

    “这钟准不准啊?”

    韩赞周皱眉道:“咱家听说,京城里不少人家,家里也买来泰西人的座钟,最后都当摆设了,因为那座钟没个准头儿,还不如沙漏呢。”

    “准不准,明日正午即可见分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