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奈何桥-《日月大明》


    第(2/3)页

    听闻褚春分的说辞,倒是让杨波想起来,徐尔觉前几日,拿给他一本《远西奇器图说》,上面图文并贸,内容多是与天文历法、舆地测量等等相关的器具的描述。

    只是那书由文言写成,晦涩难懂,杨波看着也费劲,草草翻看了几页。

    尽管杨波不学无术,但怎么说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书中的那些东西,根本不够看。

    杨波缺的是原材料,比如橡胶,缺人才,毕竟他只有一双手。

    那书的作者就叫邓玉涵,是个德国人,原名叫约翰施雷克,据说他还是伽利略的朋友,这样看来,这个邓玉涵应该是个有学问的人,不妨见他一见。

    译书的事,有懂拉丁文和意大利文的褚春分,效率提高了不少。

    饶是如此,七千部书的工作量仍是十分浩大,想在短时间内全部翻译出版,是很困难的。

    先剔除神学、哲学、法律、逻辑、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优先考虑科学、数学、天文、物理等等方面的,分批次,有计划,逐步推进,翻好一本,出版一本。

    更重要的是,要翻的通俗一点,能用白话说清楚的,就不用文言,否则翻出来,石庙的人看不懂,也是白搭。

    此时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徐大人也主持翻译了《几何原本》,杨波正琢磨把三角部分抽出来,用他自己的理解,整理出一本通俗版的《三角》,用作学堂的教材。

    对于基础科学,比如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的内容,来个照此办理,用来编制学堂可用的教材。

    杨波还要审核一遍,剔除那些错误的、无用的部分,更改一下用词,不要信达雅,不要高大上,只求通俗易懂。

    这么想着,杨波信步走上了小木桥。

    对面的竹林就在眼前,竹枝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细碎的竹叶把天空切割成无数蓝色的星光,间或一个亮点一闪而过,放出极亮的白光。

    杨波有些恍惚,眼神迷离起来。

    他闭上眼,然后猛地睁开。

    我去..

    这是幻觉?

    周围一片云白,仿佛置身于云海之间。

    杨波的身体往上升起,却又似永远身在云海的感觉,过了一会儿,才弄清楚,原来是他的身形在慢慢变大,变得伟岸高大,就像一座山峰,山腰处云雾萦绕的那种感觉。

    阳光映照下,周围白茫茫的,云海滔滔。

    往下看,一片迷雾,能见度有限,远处看,白云苍狗,仿佛是半透明的,流光溢彩,幻若仙境。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应该就是这种境界吧。

    一时之间,杨波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他目光清澈,迈开大步往前走,心中豪情万丈。

    什么叫豪情干云?这就是。

    杨波背负双手,一阵气流吹过,衣带飘飘,一副玉树临风的模样。

    可走着走着,杨波似乎觉得到哪里不对劲。

    “莫不是在原地踏步?”

    不会吧?

    杨波一个战术后仰,在心里分析起来。

    刚才正前方的视野里,一大堆的云彩就像覆盖着白雪的山峦,此时看着像城堡上面一个个巨大的垛口,周围的景色在变幻。

    可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这么走下去,先不说能去哪儿,何时才是个头啊?

    想要停下来,两条腿却不听使唤,兀自往前走,不停歇。

    卧槽..

    停不下来?

    这是条不归路?

    那小木桥竟然是坐奈何桥?

    杨波着慌了,心中有了不祥的感觉,脑回路大开,急着想找到出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