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听调不听宣-《日月大明》
第(3/3)页
杨波笑道:“去辽东之前,我备好四百支火枪,余者年底前分批交付,税赋再加二十万两,就是四十万两,今年有困难,明年起,可行。”
“善...”
杨度脸上总算有了笑意,挪了挪屁股,跟杨波坐得更近了。
有什么话,别藏着掖着啦,快说吧。
杨波瞅着杨度,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表情。
杨度压低声音,说道:“我爹预料,皇上会派人来淮安,召他回京。”
还别说,杨一鹏预料得挺准。
崇祯确实派了礼部右侍郎周延儒,手持密信,要宣杨一鹏回京,人已经在路上了。
倘若成真,那就意味着皇上已经对杨一鹏失去了信任,要知道漕运总督不仅是提督漕运,还掌管着江北四府三州的军政大权,大明帝国的龙兴之地,凤阳府,亦在他的治下,一个失去信任的封疆大吏,崇祯绝容不下,这一点,杨一鹏非常清楚。
可以想见,漕运总督他肯定是没得做了,怕的是,还有更凄惨的...
杨一鹏思虑再三,定下对策:是听调不听宣。
“听调不听宣?”杨波愕然。
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虽然不是,但也差不离了。
听调不听宣,意思是说,我杨一鹏还承认崇祯是皇帝,在漕运总督江北四府三州的地面上,听任皇上的调遣,甚至赋税还会上缴更多。
但皇上你也别想着召见我,北京我不去,咱们把话挑明了说,去了,我杨一鹏的身家性命不保。
换言之,用后世的话说,杨一鹏就是要武装割据,做个军阀头子。
但要割据,就必须取得杨波的支持。
杨一鹏的筹码是海州,以及海州治下的赣榆、灌云、灌南等地,只要两家能建立起相互信任的亲密合作关系,杨一鹏便把海州交给杨波来经营。
“度兄,那个盱眙,能不能...”杨波试探道。
杨度决然道:“不行,绝对不行。”
杨波不由对自家爹爹心生佩服,就知道杨波会来这么一手,所以拒绝得很干脆。
盱眙给了杨波,他东西对进,就把淮安拦腰给掐断了,那杨一鹏还玩儿个锤子啊。
“嘶...滋...”来信号了。
‘杨波,火枪,我要火...’
就见杨若菲在视野里嚷嚷,杨若菲瞥见杨度就坐在杨波身边,急道:‘杨波,我看见杨度了,我哥找你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跟你一样,讨火枪呗。’
杨度把父亲交待的事情办妥了,脸上多出了些落寞的神色,望着在海水里忙碌的老于头,突然说道:“杨兄,我来帮你...养海带吧。”、‘什么,什么?’
杨若菲惊呼:‘我没听错吧,我哥刚才说,他要帮你养海带?’
杨波一摊手,没理会杨若菲,看向杨波,问询的眼神,“度兄...”
“其实养海带也不错啊,你不是说过,这海带不仅美味,且能解病痛,造福万方,横竖我现在也不能见人,何妨一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