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送子观音-《帝夫》
第(2/3)页
古代,人们对于生孩子一事,三缄其口,很少说明。
小孩问起,要么转移注意力,搪塞过去,要么随便编个理由,混淆视听,譬如,你是从外面捡回来的,你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诸如此类尔尔。
姜柔和徐亦婵目光诡异,很是不满的瞪了叶千歌几下。
“他是瞎说的。”姜柔抱起小甜甜,“以后,离你哥哥远点,莫要被他带坏了。”
“嗯,甜甜知道了。”
此时,叶千歌在几人眼中,俨然成了一个诲人不倦的的坏哥哥。
他面庞的肉抽动几下,很是汗颜。
摊摊手,感觉自己冤枉大了。
既来之,则安之。
便随慕容清婉和姜柔的嘱咐,二人一同焚香,一同弯腰鞠躬,一同将熏香插入香坛之中。
礼毕,众人便出了观音殿,往其他的佛殿而去。
但未再煞有其事的焚香礼佛,反倒是慕容清婉和姜柔,每遇一处殿宇,必会燃香礼拜,甚是虔诚。
兜兜转转,尘光寺的殿宇走了大半。
阳光普照,很是温暖和煦,有些被竹柳摇碎,落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
“陛下,斋饭也备好了,请。”已到了晌午时分,玄慧住持前来低声道。
徐亦婵轻轻颔首,也不赘言,跟着玄慧往一旁的院子而去。
院子很清雅,院门处,立着一块巨石,上书明镜。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徐亦婵笑了笑,道:“此院名为明镜,颇具禅意。”
“是啊,这明镜院曾住过不少先贤,有文人墨客,大儒豪侠,也有将军大臣,甚至帝皇一流。”慕容清婉笑道,“今日有暇,能居于此处,却是难得的一件美事。”
“太后谬赞了。”玄慧住持笑道,但心中却划过一道自豪。
这明镜院来头颇大,数百年前,有得道高僧,于此搭棚感悟至深佛法,便在此处建庙立寺,成了如今的尘光寺。
而高僧搭棚顿悟处,便是明镜院的位置。
叶千歌笑笑道,“我倒听过另一首禅诗,亦颇具禅意和佛理,与陛下口中的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罢,众人的目光看了过来,隐隐流露着一丝期待。
“王爷自可一吐为快。”
玄慧住持嘴角扬起一丝笑意,目中波澜不惊。
禅诗不多,暗含禅意佛理的好诗,更是稀少,这千百年来,佛教几度衰败,又几度兴盛,比之武道,还要坎坷,时而受到攻讦与打压,致使禅诗和禅文数量极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