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徐盛到来-《执掌天下》


    第(2/3)页

    刘禅方面,在陆战部队方面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却绝对缺少水军方面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随着全琮的投降过来,加上他本身为蜀汉立下的赫赫战功,他当之无愧地将会成为将来长江上面水军的最高统率。

    应该说,关于全琮的这点,不仅是刘禅麾下的诸将都这样想,恐怕就连刘禅自己也是这样默认的,甚至连左将军府的两位主官的心里,只怕也逐渐在对此达成了共识了。

    所以,徐盛到来之后,从某种程度上面来看,只怕是很难超越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全琮,也只能够重蹈一年多以前的那次覆辙,那次是忽然被年轻的陆逊那匹黑马超越,而这次则是全琮了吧。

    也许冥冥之中,徐盛这个人的命,只怕就只能够当千年老二了。

    当然,不甘心当老二的人,不一定不是个好老二,只是用起来有时候会出现状况而已。

    徐盛、全琮和宗预三人在热聊了之后,便开始一起喝酒,之后大家才各自分手,徐盛也就回到了自己的旗舰上面去了。

    两天之后,徐盛的舰队从全琮那边获得的补给已经填装完毕。

    全琮亲自登上了徐盛的旗舰,时间已经到了他们该分手,让徐盛赶赴秣陵城去向刘禅述职的时候了。

    然后,徐盛便跟宗预一起,搭乘着徐盛的旗舰,统帅着徐盛自己的舰队开拔了。

    而宗预因为自己本身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也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全琮的那边。而且,他还必须代替全琮,去向刘禅述职。毕竟以全琮目前的工作,以及江北、特别是濡须口目前的状况还需要密切监视,全琮也就更加不可能离开舰队了。

    一天之后,诸葛乔便给刘禅得送来了一份从全琮那边送过来的报告书。

    刘禅从里面得知了徐盛已经率军投降的消息,心里当然是非常高兴的。不过,全琮送来的这份报告书,里面的内容也不是没有令人感觉遗憾的地方。

    那就是朱治和朱然父子,乃至于跟刘禅以前有些过节的董袭终究是决定不归顺蜀汉,而是想要投降曹魏一方。而且,朱治父子也给曹魏带去了足有五千人的精锐部队。

    之所以是这个数字,乃是因为前期的跟曹魏之间的激烈作战,让濡须口的江东军损失了很多人马,自然使得军队的规模缩减了不少。

    于是,刘禅立刻让诸葛乔做好迎接徐盛的准备。随着这份报告书送过来的路上所耽搁的时间,徐盛只怕已经从全琮那里出来,现在正在来秣陵的路上了。

    刘禅的计算是没有错的,三天之后,徐盛的旗舰在几艘大船的护卫之下,停泊在了秣陵以北的港口里面。

    而刘禅已经在前一天,得到了相应的消息。所以,当天一早他就带着一班将军们,全部到了港口去迎接徐盛了。

    而且,让刘禅感觉有些惊喜的是,他居然在港口发现了一艘体积极其庞大的楼船,上面足足有五层高!一艘楼船上面建了五层,即使不必亲眼去看,也可以想象得出他的提及究竟有多么大了。

    刘禅这边的人也都对于那艘船,显露出了极大的惊讶和兴趣。但是,这绝对是一艘孙吴遗留下来的战船,只是如今孙吴已经被消灭,船上原来的士卒早就已经跑光,根本找不到人来询问了。

    当天中午时分,徐盛的旗舰终于是在灿烂的阳光之下,缓缓地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徐盛的旗舰是比不上全琮的,只有三层高,体积上面也小一些,跟刘禅发现的那艘停留在港口里面的巨型楼船也是有差距。

    但是等到徐盛的旗舰靠岸之后,那巨大的体积,依然还是让人感觉了自己的渺小。

    然后在刘禅的翘首期盼之中,徐盛那魁梧身躯,带着严肃的神情,终于缓缓地下船了。其实,徐盛刚才就已经来到船舷上面了,众人也看到了他站立在那里。

    徐盛随即在宗预的引导之下来到了刘禅的身前,宗预随即将徐盛介绍给了刘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