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诸葛求情-《执掌天下》
第(2/3)页
诸葛瑾分明是在打悲情牌,脸上显出的神色确实又因此增加了几分的忧伤。
刘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兵曹卿,我知道你不会说谎,心里也知道诸葛恪此人确实是个才干惊人之人。但是,问题就在于他的脾气和性格,他是个自视太高的人。我担忧的是,他即使这次被俘了,但是依然不可能让他痛定思痛啊!”
诸葛瑾身为诸葛恪的父亲,对于诸葛恪的性格实在是太过了解了。当年大家都一致性称赞诸葛恪的才干惊人的时候,他的好友顾邵就曾经告诉过他,诸葛恪这个人将来必然是要为诸葛家光耀门楣,但是却也要因为此人葬送家门。
诸葛瑾心里叹息一声,顾邵的话现在虽然没有完全言中,但是却也已经有了一些苗头了,诸葛恪那个小子已经开始拖累家门了。
其实诸葛瑾知道,以如今他诸葛瑾、诸葛乔和大丞相诸葛亮三人之力,想要强行从皇帝陛下的手里强行保住诸葛恪的小命,完全不是个问题。
诸葛亮在成都,几乎完全保持了蜀汉国内的国政资源。他诸葛瑾乃是蜀汉最为重要的机构之一尚书台的兵曹尚书,排位只是位于尚书令法正、左仆射度支尚书刘巴和右仆射糜竺之后,诸葛乔则是刘禅的亲信。这些资源,其实纵观整个蜀汉,根本无人可以比拟。
但是,诸葛瑾也是久经官场考验之人,对于权力斗争方面了解地非常透彻。他们诸葛氏若是真的要这样强行保住诸葛恪的命,皇帝陛下最终确实也只能够被迫退让。但是这样一来,必然让诸葛氏一族跟皇帝陛下之间原本的合作态势,面临恶化的危险。
而且,皇帝陛下必然会因此认定,诸葛氏一族已经出现携大权自重,居然敢于同皇权较量。这是一个死结,历史上面的事实层出不穷,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皇权取得胜利。皇帝陛下虽然一向宽仁,几乎没有干出灭人一族的时候,但是到时候,诸葛氏一族的下场,只怕依然非常之不乐观。
其实,诸葛瑾的心里也清楚,此次诸葛恪的事件一出来,必然会引发皇帝陛下对诸葛氏一族在蜀汉政权的权力的关注。陛下必然是因此对诸葛氏一族产生一定的芥蒂了。
所以,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诸葛瑾才会认为,诸葛恪已经开始危害家门。
诸葛瑾见刘禅似乎对于诸葛恪的牛脾气感觉非常担心,便立刻回答道:“陛下,从凌统将军送来的表章显示,元逊现在已经在战斗之中被毁容,将来只怕已经是做不了什么事情了。”
诸葛瑾的话,其实说得很符合实际情况。古人对待男子的容貌是非常之关注的,否则的话,史书里面也不会在某个人的传记一开始的时候,便要评论某某命人的身材、身高和风度如何,整的好像一个人的学识就是要跟个人容貌挂钩似地。
刘禅身边完全不缺这样的例子。当年的军师凤雏庞统庞士元。从江东被鲁肃推荐到刘备这边出仕的时候,刘禅一见庞统的容貌可恶,心里就感觉非常不喜欢,所以就只是给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去当。
庞统尚且有如此的遭遇,何况是一个已经毁容了的诸葛恪呢?也许,这个突然而来发生在诸葛恪身上的伤害,却能够最终成为他保命的因素。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刘禅点点头,说道:“诸葛恪容貌尽毁,确实是非常让人难过的事情。但是在我看来,这并非是一个可以用来宽宥他的罪责的理由。你当知道,我当年是在江东颁布了特设法令的。”
诸葛瑾和诸葛乔两人闻言,这才想起来确实有这样一件事情。也正是因为刘禅当年力排众议在江东颁布了这个特设的法令,当时在成都和江东引起了很大的骚动,成都甚至有不少官员非议当时身为太子的刘禅僭越权力,有拥兵自重之嫌。
诸葛瑾眼睛一亮,当即说道:“对,陛下,确实是有这个法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