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约见(下)-《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当然,市委实乃卧虎藏龙之地,不乏见多识广的同仁,旅游管理处的曾处长告诉于长胜,滨海确实能种出好茶,这样的品质,一般只是太清宫的那帮道长自己种着自饮,市面上可不多见。当他听于书记说这是滨海产的茶叶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从崂山道士手里求来的,可再听说是少数茶农种出的时候,也是惊奇。
随着全国步入全面的改革开放,农业产业结构也在做着转变,作为沿海一线的滨海市,经济的发展自然被列为市里的首要任务。滨海市的农业结构已经慢慢的由粮食作物转为经济作物为主,而这种绿茶不就是一个绝好的契机和项目吗?
经过几天的研究,在市委相关领导的主持下,顺利通过了发展本地经济作物崂山绿茶的决议,决议拟定由政府拨款,鼓励崂山周边农户退粮种茶,并引进国内优良茶种和先进的种茶技术,决心打造出一个滨海市的特色茶品。
当然,这些事情,韩俊是不知道的。
那天,陶伟把合资企业申请批复送到博物馆之后,给于书记汇报了工作进程,并说明了午山那块地已经帮韩俊协调好了,只等他过来签订用地合同。
于长胜在市委领导班子里,主抓经济建设。对于绿茶的发展,自一提议,便有相关部门着手布置,而他当下要忙的重点,则在高科园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上。
本来,他想让陶伟把市里的意见,转述给韩俊,让他在绿茶这件事上多多用心,起码要做个表率的作用,至于那午山的用地,这几天的调查也让他了解了部分茶树的生长习性,午山那块地,看起来并非是一块培育茶树的良地,为何韩俊要选在了那里?不过听他说他有茶树的秘方,加上诸事缠身,一时间也没顾上去询问。
这天上午,刚刚去高科园转了一圈的于长胜,忽然想起了这件事,心道不如直接去博物馆没打招呼,便带着陶伟,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向了崂山风景区……
来到二楼的休息室,韩俊一进门就看见沙发上坐着一老一小,因为是背对着门,他走上前去,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掏出自己的名片:“您好您好!久等了,我是绿石博物馆的负责人,韩俊,不知您怎么称呼?”
这个小玩意儿,还是当时跟苏维康见面之后才想起来弄的。这种东西自改革开放以后,市场流通渐渐增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名片这种东西才从尘蒙的历史中复苏了起来。一开始韩俊并没有想到给自己弄个名片,后来看苏维康有,便觉得,博物馆好歹也是合资企业了,有个名片岂不是显得更正规吗?
而陈德胜看到韩俊的第一眼,便觉心头剧震!饶是他城府极深,也免不了那一刹那的失神,像!太像了!十三年来,当那个魂牵梦萦的身影再次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怎能让他平静以对?那个倔强的孩子不顾自己的反对,宁上前线,等来的却是天人永隔的消息……
明知眼前的仅仅是个毫不相干的少年,可除了他额间没有那颗同儿子一模一样的痣之外,几乎就是翻版,他甚至怀疑“难道?真的有转世重生一说?”可时间也对不上号,听钟建国所说,这个孩子应该已经十七岁了。
一时间,心头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接过名片,怔怔地看着韩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仅他是如此,陈梦涵也有些惊讶,为何眼前这个男孩儿看起来跟自己的父亲长的这么像?难道……想到这里,陈梦涵脑中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