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愈发美丽的误会-《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于长胜点点头道:“市里开会决定,这次滨海市的农业产业结构改革,就以绿茶为试点,政府拨款,在崂山周边退粮种茶。我这次来,就是想问问韩俊,到底要午山那块地干嘛,他这么一说,我也就放心了。”微微一笑,叮嘱道:“小韩,你可得给我干出点成绩来啊。”

    “啊,哈哈,一定一定。”韩俊点头连连,可心里却想“出成绩倒不难,可却不能在午山啊,那块地,我可有别的用处呢。”

    “恩,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不过你别放松,市里领导们可都盯着呢。”

    “好说,好说。”

    “对了你什么时候过去签合同?”于长胜接着问道。

    韩俊道:“我朱叔应该已经去了,他先去注册公司,估计下午就去那边了。”

    听他说到这里,于长胜哈哈一笑,对陈老说道:“陈老,你看这博物馆不错吧?现在也是合资公司了,香港的外资,小韩才17啊,想想我17那会儿,呵呵。”

    于长胜不断的夸奖韩俊,甚至让他这个当事人脸上都有些微微发烧,韩俊心道:“我有那么好么?嘿嘿。”只是他并不知道,于长胜如此夸赞他,是想对陈老说“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我一直很照顾他。”,可这些话落在陈老的耳朵里,却变成了“这孩子真的很不错,您有空应该提携提携。”

    什么是“误会”?误会就是一件明明很简单的事,而当事人却极力认定它“与众不同”,从而绞尽了脑汁儿想出来的另外的一种答案。只是这个答案有时候离正确答案很接近,有时候却离正确答案很遥远罢了。

    此时的三人,除了韩俊一头懵懂地不时差上两句,两个深谙“为官之道”的高手相互打起了哑谜,而这个谜的“谜底”韩俊,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觉得两人谈话的主题,渐渐的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似是随意地聊着天,关于韩俊的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让陈老对韩俊这个只有十七岁的少年感到惊讶,他那独到的眼光,精确的投资路线,卓越地见解,无不让这个古稀老人感到吃惊,如果这些事情换做一个30多岁的人来做,根本不会有什么奇怪。可韩俊只有十七岁啊?

    而当他听说韩俊居然高二就参加了高考,并且成功考取了滨海大学的时候,陈老登时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孩子……也太牛了吧?

    其实在陈老爷子的心里,即便于长胜不说那些话,他也存着了暗中照顾的心思,毕竟,别的不谈,他也是自己孙女的救命恩人呀?

    只是此时看来,似乎韩俊根本就不需要他的帮助便能发展的很好,为他开心的同时,也不由的觉得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而有些愧疚。

    三人聊了一阵,于长胜想说的已经说完了,就看陈老以后的反应了。而陈老想知道的也已经知道了,就等着关注韩俊如何取得进展了。而韩俊,也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午山那块地,市府一共批给了他150亩,计划用作发展茶园,而且,最关键的是,居然还有财政拨款来扶持这项产业。如此一来,只要自己做的像点样子,正如于长胜所说的,都在市里领导的眼里看着呢……

    不过,送走了这两拨人之后,韩俊不免有些头疼,崂山的那三十多亩地凭着杨一鹤的技术,加上现有的资金,弄成一个高产的绿茶茶园韩俊十分有信心。可说到午山的150亩,说实话,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虽然笔记里记载着那片荒地一定会赚钱,但样子却不能不做,起码你要弄的像个茶园吧?而新场馆又需要资金来建设。似乎,自己目前的资金,不太足啊……

    不知不觉间捯饬了这么多的项目,韩俊忽然发现,他怎么有点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呢?不行……得想想办法了!

    离开了博物馆,于长胜直接驱车离开,市里的事情太多,在博物馆的这段时间,按理来说已经超时很久了,不过能跟陈老交流这么久,也算是很有收获的,起码,他认为自己的表现不错。以陈老的能量,想来也不会亏待了他。想到这里,于长胜微微一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