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万全之策【求票】-《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我去外地了,带了也没用呀。”

    “电话也不往家打?”

    面对老爹的质问,韩俊无奈道:“时间太紧了,我这三天跟机器人似的。我打了招呼的,对不起……”

    见他认错,态度良好,韩世鹏也没继续发作,本就心焦的俩人看着儿子安然无恙,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只是韩俊为什么无缘无故失踪了三天,实在让他们百思不解。

    “说说,你去哪了!?”

    “我去了……”

    听完韩俊讲述了这三天的行踪,韩世鹏跟金芳面面相觑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

    韩俊终于出现了,这个消息也让各方松了一口气,只是对于他这种不带任何通讯工具,且一走就是三四天的这种行为,让韩俊成了家里人声讨的对象,当然,也有给他安慰的。

    比如李正就偷偷发来“贺电”:“哥,你太牛逼了!我那离家出走跟你比起来,真不是一个档次,下次你要离家出走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我呀。”

    只是对于他去哪了,去干什么,韩俊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貌似知情的韩世鹏夫妇,面对别人问起,也是三缄其口,根本对此就不做回应,只说韩俊去外地玩了。

    可别人又不是傻子,出去玩还用闷声不响的吗?不过人家不愿意说,或有难言之隐,也就不再过问。

    对于家人、朋友关爱多于责备的“声讨”韩俊很是虚心地全盘接受了。并保证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毕竟他也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他自己以为短短的三天时间,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却完全没有想到结果会是这样的“轰动”。

    而于长胜得知韩俊找到了之后。也特意打电话过来关心一下,批评了他道:“你好歹也是个大老板了,怎么做起事来还跟个孩子一样?你说你要是有个什么事,你公司怎么办?你手底下可有百十号人指着你吃饭呢。”

    “我明年年初就要调走了。你小子不趁我在这儿的时候多为滨海的建设事业出把力?”

    虽然于长胜用开玩笑的口吻给韩俊说的,但听说他铁定要走之后,韩俊却更加为自己前几天出去办的那件事感到庆幸,或许,月初搞的那件事,是有心人知道于长胜要走之后,做的一番试探呀。不过此时已经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了,想到此节,韩俊呵呵一笑。并恭喜于长胜升官。

    ――――――――――――――――――――

    接下来的日子。海鑫公司的上上下下突然发现。韩俊变得异常忙碌,每天电话不断,却跟公司里的业务不太沾边……

    他失踪的消息。仅限于家人和少数几个人知道。就连老朱,也不知道韩俊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三天。

    不过世界上不会有不透风的墙。8月7号这天,老朱办公室里的自动传真机里,毫无征兆地吐出来一份文件……

    “这是什么?”看着上面的名头,老朱一头雾水,可上面有韩俊的名字,而且是一封催促尽快注资的公函,大惊之下的老朱赶紧拨打了韩俊的电话。

    “小俊,我这里收到了一封传真,说是什么风险什么公司的,上面有你的名字,这东西是你的吗?”老朱有些焦急地问道,毕竟上面显示的数字有些太令他瞠目了。

    电话那头的韩俊略微楞了一下,旋即笑道:“怎么发你那去了?没错,是我的。”回到滨海之后,韩俊一般在高科园的新场馆坐镇,接到老朱的电话,韩俊心下了然。

    “怎么回事儿啊这是?”老朱疑惑地问道。

    韩俊则说:“一句两句说不清楚,这样,我一会儿过去拿,顺便给你说道说道。”

    十五分钟后,韩俊来到老场馆,在他原先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正跟那封传真函较劲的老朱。

    “呵呵,没想到老苏的办事效率还挺高的嘛。”韩俊嬉笑着取过,那封公函,说道。

    “苏维康?这是老苏弄的?小俊,他这是演的哪一出?怎么事先连个招呼都不打?这个什么公司是怎么回事儿?”老朱指着传真件上的文字,连珠炮似的发问。

    韩俊哈哈一笑,解释道:“朱叔,这是我为海鑫公司重新确立的一个新项目。”

    “就这?干嘛的?”老朱疑惑道。

    “风险投资公司啊。”韩俊答道。

    “几个意思?”

    “这所谓风险投资,就是投资那些高风险,同时高收益的项目,简单的来说,就是我出钱,别人出力出技术,不管什么行业,我都可以涉足一下,等他们盈利了,就要给我分红。”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料,韩俊前段时间也查阅了一遍,在大体了解了之后,韩俊大叹这简直就是为了他量身订做的嘛!

    老朱听完韩俊的解释,依然一头雾水,在国内,这种风险投资公司并不常见,他不太清楚也不能怪他,只是传真件上要求韩俊汇过去一百万人民币可是实实在在的写在那里的。

    朱培江拧眉问道:“小俊,这个东西你怎么搞的,这一百万又是怎么回事?”

    “老苏帮着收购的一家香港投资公司。”

    铜矿的盈利能力日渐提高,每天的收入将以十万计,且现在他手头上又有大批的空闲资金,既然他自己没有精力和人力去做别的行业,为何不让别人给自己做呢?

    想到就做,只是韩俊感觉如果自己在滨海搞这个东西,实在太扎眼了点,那样一来,自己有多少钱很难不被别人所知晓。

    不免让韩俊想到了远在香港的苏维康。可是此次涉及的金额实在太过庞大,一千多万的资金,仅凭电话联系韩俊十分的不放心。而且这事儿如果告诉妈妈,她一定不会赞成自己把资金转移到香港去。哪怕转一圈都不会同意。解释起来太过麻烦,索性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只身奔赴香港,反正日本他自己都去得了,何况是香港呢。

    可事后金芳问起为何不告诉她的时候。韩俊给的解释让他哭笑不得:“时间紧,任务重,没空帮你采购……”

    三天的时间里,韩俊如同上足了发条的机器猛转不息,找到了苏维康之后,把事情简单的说明,香港那边的情况远比韩俊想象的要乐观的多。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投资公司几乎每天都会成立,也机会每天都有相当数目的投资公司破产倒闭。

    苏维康建议,与其从新申请成立新的投资公司。不如直接收购一家小投资公司。韩俊想来不错。是以,去律师事务所重金聘请了一名律师,以苏维康在香港的绿石馆作为抵押。用最短的时间敲定了收购事宜,一家破产的投资公司易主韩俊。

    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韩俊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香港投资商,一个手握千万现金的投资商。为了方便操作,韩俊委托苏维康代为管理投资公司,实际上并不需要他管理什么,这个投资公司只有一个空壳和名头,实际员工只有韩俊一个光杆儿司令,让苏维康代为“管理”,只是有什么事情,可以让苏维康出面而已。但这个投资公司却不会做什么具体的业务,要做,也是在韩俊的指示下作。

    苏维康跟韩俊合作了一年多,对这个滨海的少年有多大的能量,心里十分的清楚,而且正是因为跟韩俊合作,他的绿石馆在香港的生意非常的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