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从内到外的震惊-《重生记事簿》
第(3/3)页
可事情真的就会跟他们想的一样吗?
“你是财务的孙主任吧?”看了看坐在不远处的一个体态发福的中年人,韩俊问道。
“是。”
“你看看你做的这些帐,让我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混乱!”韩俊毫不客气地说道:“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十分混乱!收入不明,支出去向不明,胡乱报销,一年生产不出几辆自行车,招待费用居然高达六十万?我们来算算,一年12月,一个月吃5万,一天你们就招待1600?”
“这个……韩总,厂里的情况您可能有所不知……”
韩俊挥挥手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以前有什么问题,我就不追究了……”
听到他这么说,孙主任心里一松,却听韩俊接着说:“结算工资,明天你就不用来了。”
“哎……韩总,您可不能……”
“还要让我再重复一遍吗!?”韩俊陡然提高了音调,孙主任顿时噤声。心里却在盘算着,是不是该找找关系了?他想不明白,这个新老板一来怎么就这样突然把财务给裁掉?就算要安插亲信,也不用这么着急啊?
这样的想法,几乎是在坐每个人共同的疑惑,可这个头一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惴惴,这个年轻的老板,似乎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好相与……
“邓副厂长,您身为主管销售副厂长,三年来厂里的销售情况。您是怎么看的?”指着桌上的文件,韩俊凝声问道。
“这个……韩总,滨海的市场您也不是不知道,明显供大于求。省内市场竞争又激烈……”
“够了!我不想听解释,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呵呵,能者居之。三年不作为,你还想说什么?明天,你也不用来了。”
第二个人被开掉,此时的会议室里,登时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气氛,一时间人人自危,暗道新老板这招杀鸡儆猴实在太狠了点。
可是,他们完全猜错了,韩俊根本就不想杀鸡儆猴……
“张副厂长。您主管生产这么多年。不仅产品质量每况愈下。工人工作态度散漫,你也毫不作为……”说道这里,韩俊盯着一头冷汗的张副厂长缓缓地说道。
“我……我辞职!”咬了咬牙。张副厂长恨声说道,与其被辞退。不如大大方方地自己走人。
显然,韩俊的大炮火力依然十足。
到了最后,除了工会副主席,和两党委正副书记还目瞪口呆地坐在当场,会议室里也仅有韩俊一个人稳坐钓鱼台,至于其他人,该收拾收拾铺盖回家了。
韩俊原本就没打算继续留着这帮思想僵化,整天只知道公款吃喝的人,他们在市里享有编制待遇,有关系甚至可以平级调动到其他企业,至于他们去哪韩俊管不了,反正自行车厂他们是不用想待了。
与其日后跟他们这些不听话的老坐地户蘑菇,不如快刀斩乱麻,一股脑地把他们踢出局,爱去哪去哪。
“韩总,您这样做,咱们厂子可就真无法开工了。”工会的王副主席战战兢兢地说道,工会原来的主席,韩俊都敢直接开掉,让他去市府直接找吕文讨说法,还有谁是他不敢动的?如果不是党委两个书记是政府直接下派的,恐怕韩俊连他俩也不会放过。
韩俊却不以为意地一笑,说道:“这有什么?我本来就没有打算现在开工,生产线还没有到位,不要那么着急吗?呵呵两位书记,王主席,以后,咱们可一定要好好的配合啊!”
韩俊虽然是笑着说的,可落在依然坐在那里的三个人眼中,却让他们从心里感觉有些凉意。
剔除了所有的管理成,韩俊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第二次召集了全体职工大会,提出让他们自由选举正副厂长,办公室主任等工厂里的重要职务,不记名投票,公开唱票。
这个提议一出,全体工人近皆哗然,而在当他们得知以前所有的领导层都被韩俊开回家了之后,工人们居然爆发出了一阵欢呼,足见其中积怨有多么深了。
――――――――――――――――――――
整顿着工厂的管理和秩序,可韩俊在自行车厂里搞“大清洗”的事情依然传了出去,不管是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这个消息几乎闹的满城风雨。
“暴君”、“独裁”、“任人唯亲”一顶顶超级大帽子不要钱似的扣到了韩俊的头上。
他却根本就不在乎,面对媒体的采访,韩俊甚至说:“重症需猛药,对于这样的一个不作为的管理层,回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不用试图找任何关系来疏通关节,正如他们所说,我就是暴君,为了工厂,为了工人,我不会给任何人面子!”
这番颇有争议的话语,立刻让韩俊得到了几乎所有工人的用户,仅仅那句“为了工厂,为了工人”便足以让他们见到希望。
新的管理层,在工人们的选举和韩俊的安排下,迅速组成,尽管各个部门的协调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但起码已经有了一个管理层的模样了。
当然,在自行车厂最为关键的财务部门,韩俊依然是用从海鑫集团调过来的资深会计担纲,而以前的那些会计,有能力的留下,后门儿进来的,对不起,请回家!
对于工人,韩俊给予了最大的包容,但对那些同样是走后门进来的蛀虫,韩俊并没有一一揪出来,而是给他们自己辞职的机会,因为他放出话去,一旦生产开始,工厂将实行末位淘汰制,但凡有磨洋工的,生产不利的,对不起,请回家!而且,百通风投的咨询部也不会对这些人敞开!
经过韩俊为其半个月的整顿,虽然没有正式投产,可厂内的风气却为之焕然一新,不管新老板将给厂里带来什么样的生产线,但所有的工人都对韩俊报以了极大的信心,有这样一个雷厉风行的老板,还有什么样的困境是走不出去的?
――――――――――――――――――――
可是,有人欢喜,亦有人忧、
韩俊在自行车厂的这番大清洗,最为头疼的却还是吕文,当初他就给韩俊承诺了,他随便任免厂内的职位,原本是为了稳住韩俊,吕文不认为韩俊能换多少人,毕竟原先的管理层是最为熟悉工厂的生产和一些列情况的,可他完全没有想到,韩俊不仅换了,而且他妈的全换了!
这些能在国企里当上大小头目的,有几个没有点儿背景?他们不敢掠韩俊的锋芒,却会托关系找门子,而韩俊也说了“有事儿找吕文”,最终的指向,可不都全倒了吕文这里?
“小韩啊,你看那个龚厂长也是不错的嘛,有经验……”
“吕书记,咱当初可是约法三章了,您不能干涉我们自行车厂的内政哟?而且,我可是都为自行车厂,我还在头疼怎么给它扭亏为盈呢?您看,我这都接手一个多月了,还没开工,光工人的工资一个月就是几十万呐,我也不容易啊……”
没等他开口,韩俊就是大倒苦水,让吕文也是哑口无言,只好放弃努力,安抚住那一边,能给安排的,就随便给他们安排一下,但再回自行车厂,肯定是没有戏的。
再说自行车厂这边,韩俊正式接手一个多月以后,三十二辆重型卡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滨海自行车厂,哦,现在已经更名为海鑫集团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随行而来的,还有两辆大客车,上面满载着五十多名技术人员。这些人便是韩俊雇佣的清华大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而卡车上的设备,便是叶昕跟许世勋这段时间在北京根据研究所提供的技术定做的生产线!
与此同时,还有单独的一辆小货车,上面载着四辆清华大学研究所组装起来的电动自行车!
直到这个时候,工人们才发现,从一开始,这个年轻的老板就没打算让自行车厂生产哪怕一辆的自行车,也明白了他为什么一接手工厂就拆除了所有的生产线。敢情人家早有打算,要上一条不仅是全新的,而且是完全不一样的生产线!
当韩俊第三次组织全体职工大会,在厂区内,工人看着北京来的技术员坐在造型新颖别致,又不失轻巧的电动自行车,游弋与厂区内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内心的激动,作为业内人士,他们如何看不出这种电动自行车的优点?有了他,恐怕自行车的沙漠――滨海市,也会有一番不小的作为吧!
安装调试生产线需要大量的时间,可根本挡不住工人们的热情,每天除了熟悉生产线的操作和学习组装新型自行车,他们便都在接受技术人员的各种培训,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各种先进的理论和知识,只求能更快地投入生产!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维康,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滨海。(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