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摁下葫芦起了瓢-《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今年的分红虽然比上年多出不少,但韩俊感觉这些钱绝对不可能让老朱兴奋不已,且不光是老朱,连带着苏维康、白猛都是那副兴奋的样子。让韩俊很是好奇,又是不解。

    不过,韩俊的这种疑惑并没有维持多久,晚上的庆功宴上,酒后的白猛不小心将他为何如此兴奋的原因“透露”了出来。

    “老苏,这会儿形势不错,你可得给我多盯紧了点,等分红一到,那两套房子你一定要给我拿下。”白猛红扑扑着一张脸,跟苏维康勾肩搭背地说道。

    “放心啦,其实买豪宅赚的更多啦,不如你考虑一下?”苏维康提议道。

    白猛却笑着摇摇头:“我买那玩意儿干嘛?那东西刚性需求不大,都是有钱人才买的,我可不想去当冤大头,再说我一年也去不了一次两次的,有个不错的临时居所就很好了。”

    听着他们的话,韩俊总算明白了。

    敢情他们他们这是想在香港买房呀!

    略一过问,苏维康也没有瞒着他,便把事情的经过大体跟韩俊一说。

    原来,就在10月底的时候,白猛无意间听说老苏在香港还兼做着炒卖房产的买卖,当然,他自己是不做的,但因为他在海鑫集团的收入颇高,赚的钱交由老婆打理,他太太便拿去炒房。

    96年香港的经济大火,前两年因为临近97,面临回归的香港人对陌生的大陆从心底里有些打怵,加上英政府可以妖魔化中国,让许多人香港人以为回归大陆就会被“专政”掉。

    但是,随着交流的增多,他们慢慢发现,“一国两制”不是忽悠人的,而且就在不久前,香港第一任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完毕,香港的政治前景渐渐明朗开来,许多投资者也从原先的怀疑、恐惧,到现在的信心勃勃。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也进一步刺激了香港的经济,在97之前,一直都是平稳,快速地发展着。

    而香港的楼市也在96年也达到了一个小高峰,香港甲级写字楼租金平均已达每年每方尺105.56美元,在全球主要商业城市中高居榜首。远高于排二、三位的莫斯科78.79美元和东京74.32美元。且看这目前的势头,不管是商用写字楼,还是民用住宅,在97年的时候大有再创新高的趋势。

    苏维康的太太也正好赶上了好时机。凭着老苏大量的资金支持,让她在炒房大军中赚了一大笔。往往是今天买楼,一倒手就是二三十万的利润,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滋润。

    ――――――――――――――――――――――――――

    无意间听苏维康说起此时之后。白猛也大心动。

    最初,白猛并非想在香港炒房,他在香港买房完全是出于对香港的好奇,仅仅是购物天堂的美称,就让卫青元难以自拔,而白猛在海鑫工作了四年多,身价逐年递增,即便是香港的房价很高,他在香港买房也不会对他造成什么负担。

    而且。他从来没有去过香港。出省甚至也仅仅是在韩俊拿下铜矿之后让他去趟中条山。除此之外,他几乎就没有离开过滨海。

    在海鑫集团里,到了他这个职位已经不需要他跟以前似的事必躬亲忙忙碌碌。有钱有有闲的他,岂能不心思萌动?

    此时又恰逢香港回归。以后要是再去香港,可比以前简单的太多了。他也寻思着,是不是每年都去那边玩一阵的。特别是新年的时候,那边可是南方,不会冷,在那边有个房子,用来休假时过去玩玩也是不错的。

    再者,苏维康告诉他,香港的房价虽然不低,但上升势头依然很旺,至少三年时间香港的房价也不会下跌,买了就买了,不住的时候,就租出去。不动产这种东西在这会儿只能升值不会贬值,哪怕以后白猛厌倦了,转手卖掉也能赚上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而苏维康所说的,香港房价3年只升不降的问题,白猛觉得也很有可能,毕竟还有半年多点香港就要回归祖国的怀抱了。在他看来,对于一个少小离家的游子,作为“母亲”总要特殊关怀一下的。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都会是领导们要考虑的。所以,白猛觉得香港的楼市一定是稳定的,即便买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而真正让他升起炒房念头的,却是老朱。

    当他把想在香港买房,等有空去那边玩的想法跟老朱一说,且问他有没有兴趣在香港也买套房子的时候,却引起了他的注意。根据媒体对香港方面的报道,朱培江也知道苏维康说的不错,那边的楼市的确火爆。

    实际上,不管是老朱还是白猛,赚的钱都不少,也跟本不需要靠着炒房,还是炒外地房来赚钱。

    老朱考虑的,根本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家人。

    谁家没有个亲戚?再加上老话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老朱现在的成就根本不是别人眼中那个只会挖石头的“石痴”了。

    虽然是韩俊的副手,可老朱的身份放在滨海那也是响当当的。加上他的收入颇丰,家里的亲戚总会对他有一些特别的关注。

    而谁家有个困难啥的,也都喜欢找到他。

    可是,老朱并不是韩俊,许多想来求工作的人,老朱都给挡了驾,后门是绝对不会开的,除非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面试。毕竟海鑫集团里,金芳除外,韩俊一个亲戚也没有往里安插,不管是金成也好,他同寝的兄弟也罢,那都是堂堂正正通过面试进来的。

    老板都以身作则了,谁还敢开后门?

    可老朱的性子要强,人又好脸面,他始终认为别人求道他头上那是看得起他,也很愿意帮助别人,在他看来那是身份的象征。因为别人都点不着你,自然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人了。而别人能求道你,也说明你很牛逼。

    海鑫集团他们想凭着歪歪路子是进不来的,而老朱也不能像韩俊那样,投资给亲戚们经营一个不错的项目,因为他还不具备韩俊的那种“眼光”。也不好意思跟韩俊开口求招,因为那是求赚钱的招,这话要是问韩俊,岂不是跟直接开口向他要钱无异了?

    可对于安排工作这种事情。他也只能通过别的方法来补救一下,比如,找个关系户托托人啥的,总不能让亲戚们说他“为富不仁”。但问题是。这种“几道手”的拜托,效果自然是好不到哪里去的,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一时间让他的优越感也大打折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