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波三折的合作(上)-《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就在韩俊为了万俊公司的事情,跟姜万勐“东奔西跑”的时候,远在美国的麦克代森也没有闲着。
既然维斯格给他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条件,他自然要好好地利用一下。
当初跟维斯格联系的,是通用公司广告部的一位负责人,他们希望icq可以以软性广告的形式,将通用公司的汽车广告发送给数以百万计的icq用户,合作的过程也非常的愉快。
美国跟中国的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所谓的“关系”并不看重,他们更为务实,而“关系”并非一点用处都没有,至少他减少了麦克代森很多的麻烦,“熟人好办事”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当然,在这里“好办事”的前提是你要有相应的实力。
有了维斯格答应引荐,麦克代森很自信,他相信凭着海鑫集团的财力,购买一条生产线和相关的技术并不会太难。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麦克代森不会贸然就去请维斯格为他引荐那位通用公司广告部的负责人。
再次之前,麦克代森要对通用公司做一个详尽的了解,用一句中国的俗语,那便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通用公司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在世界上也是全球第三大的汽车公司,实力可见一斑。但是,经过麦克代森的一番调查,他发现通用公司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之前的辉煌放在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式,麦克代森发现。进入了9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开始走下坡路,这一点是大家公认。而通用公司因为国外进口汽车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同时它有跟福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通用汽车不得不减少生产能力,裁员数以万计,并大幅度压缩工资开支,同时实行俘虏进口战略――即由其它国家的公司为通用汽车公司制造小车并由它在美国销售。
可这种战略并不成功。当时的saturn汽车的质量问题使公司在投放市场5个月之后就回收1/3的汽车进行维修,最后不得不拿出21亿美元以弥补关闭工厂的费用,这直接促成了1990年公司出现的巨额亏损,通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从1979年的47%剧降到1989年的35%。
这些资料,麦克代森并不需要太费劲就能查阅到,通用公司也因为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裁员,背上了一个“爱裁员”的坏名声。正因为如此,也就是1996年,汽车工人的联合罢工使得北美24家工厂瘫痪近三周。罢工虽已结束。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到现在。通用公司的亏损也一直在继续。根据媒体的保守估计,赤字已经到达到了十多亿美元。
看到这些数据,麦克代森感觉能成功购买他们技术的可能性。又大大的加强了!麦克代森心道,如果他是通用公司的老板。在企业接连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如果有外国企业希望购买我们的技术和生产线,我会不会痛痛快快地答应?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我是老板,我不仅会痛快地给他,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我还不介意多送他们一点搭头,只要他们能把美元打到我的账户上!”麦克代森如是想到。
去年的时候,通用跟saic(上汽集团)展开合作,在上海合资建立上海通用(ps:上海通用貌似是98年建立,并出产君威,文中提前,勿深究。),那么今年,抑或是明年,他们会不会在滨海也建立一家“滨海通用”呢?麦克代森觉得,这件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
“噢!亲爱的丹尼尔,多日不见你的气色有好了许多,难道是升官了吗?”双子塔一号塔的一座咖啡厅里,维斯格亲热地给了一位相貌英俊的年轻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呵呵,维斯格先生,您的热情让我有些受宠若惊,有什么事情这么急着找我呢?我记得我不欠你们的广告费。”丹尼尔比维斯格大上几岁,30出头,性子却也开朗,一见面,就跟这个icq的老爹开起了玩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