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首长带来的好消息-《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小韩,让你在北京待了俩月。感觉如何呀。”一见韩俊,首长就爆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这种状态看在韩俊的眼里心中微微一动,看起来首长心情不错。那么试验室的事情,多半有谱了。
果然,简短的寒暄过后,首长面色一整。说道:“小韩,我们拟定投资十二个亿,在滨海设立一间试验室,这一次,全国将会有大批的专家补充到这间新的实验室里。我听过下面的回报,认为你们生产的车型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希望,这一次实验室能给你一个有力的补充,同时,等海龙汽车的新车下线之后。能在市场上作出一番成绩来。你知道。我说的这个市场。不仅仅是国内市场!”
听完首长这话,韩俊一阵愕然,他的车型。即便是在海鑫集团内部都是要严格保密的,可首长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说道“接到汇报”。自己在他这里,显然是一点儿*都没有了的。
虽然这对于韩俊来说并没什么大不了的,首先他干的都是合法的生意,然后又是照章纳税,完全就是一个优秀企业的典型,但问题是,自己手里毕竟有本远超乎这个时代的冲绳记事簿。虽然现在看起来首长并不像是已经知道了的样子,可面对这种无孔不入的调查,韩俊很担心万一有一天这本笔记的事情被爆了出来,会引发巨大的混乱。
另外,国家居然投资了十二个亿就为了做一个实验室!?原本,当初韩俊听说要做科技实验室的时候,并没有太过认真,在他印象里,实验室就是一个不大的房间里,几个白大褂对着一堆设备东戳鼓西戳鼓,听首长这样一说,这个实验室的规模显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很显然,这一个多月,韩俊没有白等!
见韩俊的脸色有些纠结,首长以为自己提出让韩俊进军国际市场的要求让他有些为难,鼓励似的拍了拍韩俊的肩膀,说道:“小韩,不要有思想负担嘛。我是很看好你的,难道你连这点儿压力都挺不住?俗话说人无压力不进步,海龙汽车现在的势头很好,难道你就不想让你的海龙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长很清楚目前国内生产的自主品牌的汽车是个什么情况,如果说重型汽车那还好一点,要说道家用轿车,基本上是无法跟国外品牌的汽车相抗衡的。是以,国内企业生产的汽车,能卖的不错的,基本上都是与国外厂家合资生产的。
这也是引进国外技术,吸收消化为己用的一种手段,毕竟建国也不过50年,改革开放又才多少年?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已属不易,哪里有能一口吃个胖子的事情发生?
不过海龙汽车经过首长的多方观察,的确是个能让国内汽车在世界崭露头角的一个好机会!当韩俊刚刚进入他的视野的时候,就是韩俊几乎凭着一己之力避免了vcd损失的时候,紧接着关于下岗工人的一些优待的举措,让首长愈发对韩俊这个青年关注了起来。
随着观察的加深,海鑫集团每每都有惊人之举,让首长也对韩俊这个年轻的企业家好感大增,海龙汽车的情况,他十分的关注,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海龙汽车的新车型是个秘密,可对于他来说,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秘密。
先是从通用引进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又有自主研发的车型,仅仅是图片,就能让人眼前一亮,征询了大量专家的意见,所有知情人都认为,海龙汽车所生产的新车型,完全可以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这个消息对于首长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加上韩俊在去年抗洪中的表现,他才力排众议,将原本想设立在北京的汽车科技研究实验室,改在滨海!中国仅仅有一个红旗是不够的,海龙汽车的兴盛是必须的!
他对海龙汽车寄予厚望,却看到韩俊一脸的纠结,也知道连第一辆车还没有下线,就让韩俊肩负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任务有些勉为其难,是以,他必须调动一下韩俊的积极性。
可首长哪里知道。韩俊根本就不担心自己的汽车能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他所头疼的根本就是另外一件事。
不过韩俊看首长似乎有所误会,也乐得就坡下驴,苦着一张脸说道:“作为海鑫集团的领导人。我压力很大。”
“……”首长顿时一阵无语,他见过不少的企业家,哪里有一个跟韩俊这样的?自己都如此鼓励了,他不拍着胸脯说“保证完成任务”、“绝不辜负首长期望”之类的场面话。反而说他“压力很大?”他能有什么压力?国家可是投资了十二个亿把实验室建在了滨海的!那里将会有全国技术最好的研究员来为海龙汽车服务,他居然还说压力很大?
有了他们新颖的车型,有了最好的研究人员,至少能让海龙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不止一个档次,他还说压力大?
或许是韩俊的这种“实在”让首长有些动容,实际上,如果韩俊真的拍着胸脯说“没问题”,首长也就姑且一听而以,因为这话谁都会说。可韩俊这种上来就“哭穷”的表现。反而让首长觉得很真实。
沉吟了一下。首长缓缓说道:“小韩。你也不要有什么压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国家会站在你的背后给你强有力的支持。如果你需要什么政策,尽管到我这里来!”
“额……”韩俊怔怔地望着首长。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居然能换来首长这样的支持?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会迟疑?忙不迭地点头,说道:“谢谢首长关心!您都这么支持了,怎么说我也得好好干呀不是?”
“恩!海龙汽车,我希望你能把它打造成一个明星企业,估算着,这第一辆车下线,也没有几个月了吧?”首长看着韩俊已经是一副“满状态”的样子了,微微点头,转而问道。实际上,他最关心的,还是海龙汽车的情况。
这个问题,这段时间来韩俊一直都是十分关注的。不加思索地答道:“是的,首长,上次来滨海的一些外国技师已经跟我们自己的技师配合的非常好了。语言关也过了,样车正在打造,各项参数的检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估计第一辆车下线的时候,得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德国那边我已经派人过去了,发动机生产线估计在新车下线之后才能铺设完毕。”
这些情况,首长没有太过关注,听韩俊说的头头是道,显然在北京的一个多月里,他并没有放下对公司的关注。不过说起从大众公司买来的那条发动机生产线,韩俊也知道那不是最新的技术,不过,如果等海龙汽车那边的研究中心搞定了,这还是问题吗?只要在那些工程师的分解研究下,还怕变不成自己的东西吗?而当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后,还能是淘汰的技术吗?一想到这个地方,韩俊的心里就是一阵舒爽。
————————————————————————————
聊了一会儿关于海龙汽车的话题,首长跟韩军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海龙汽车必须在2000年中旬的时候,作出一番成绩来。
这个时间对于韩俊来说并不算多,但韩俊却有这个信心!超越现代的外形,最先进的工艺,性能良好的发动机,没有进口关税限制的价格,放在哪儿,这都是无以伦比的优势。韩俊不奢望一炮而红,可对于自己的产品,那是从来都不发信心的。
首长似乎是对于汽车的话题都告诫完了,话锋一转,却问了一个让韩俊很是尴尬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