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展示-《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问题了。”保安听说创业公司的工作人员说那些车子都是他们公司的之后,心里不由地感叹,还是大公司有钱呀,看看那么多网络公司都倒闭了,可人家创业的icq依然那么坚挺。但想到停车场里的那些车,还是忍不住八卦了一下,说道:“不过,能不能问问,贵公司的这些车子,是从哪里购买的?”

    似乎对这个问题造就有所准备,创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布鲁克林区的森塔尔汽车销售中心。你到了那里会很容易地看到,那是一栋蓝色的建筑。”

    “哦,十分感谢。”

    保安心满意足地放下了电话,因为他有个朋友正吵着想换一辆新车,却拿不定主义,他觉得这辆大约三四万的车子应该能得到他的认可,便问问创业的人,准备将这个信息告诉自己的朋友,到时候让他去那个名叫森塔尔的汽车销售中心去看看这款新车去。

    只是他并不知道,实际上百通风头的“公车”也同样夹杂在了创业的停车场里而已,要的,就是那种整齐划一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车子多了并没有什么,可要是大量同品牌同款式的车子在一起,那就十分惹眼了,不管是什么车,哪怕是十几辆土方大卡车,也同样壮观!这就是数量的效应……

    ――――――――――――――――――――――――――――

    这种情况,并非仅仅出现在双子大厦,远在圣荷西。ebay大楼外面停着的十辆尊域同样相当的惹眼。而google所在的山景城也是一样。

    这些,都是麦克代森想出来的招儿,本来,关于停车。他们都是很随意的,而韩俊也只是想让麦克代森他们旗下的员工起到一个“试用者”的作用,并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身边的朋友,抑或在见客户的时候。稍作推广。

    而真正负责宣传推广的,应该是唐宝业的销售公司。

    但麦克代森觉得,既然老板有这个想法,自己这帮人自然不能不出力,特别是他已经在物色建立工厂的好地方了,如果能更快、更好地为尊域造势,对以后他经营汽车工厂也是十分有利的。

    虽然在全美,汽车企业普遍低迷,但是麦克代森却对海龙很有信心。因为中国的人工成本显然比美国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同时。海龙有国家的技术支持,在技术层面已经不会落后于其他企业。

    是以,他才是最用心的人。

    而维斯格、皮埃尔、拉里等人。也乐于帮着麦克代森造势。毕竟大伙儿共同的“老板”可都是同一个人。而对于麦克代森这种招数,他们也都欣然同意。

    只要是上班的时候。就一定要停在一起,形成小规模的统一,气势可是相当足的。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来来往往的“潜在客户”做一个最初步的展示。

    至于价格、性能之类的信息,他们是不会多说的,最多是让他们自己去森塔尔实地瞧瞧。

    当然,对于这种展示的方式,皮埃尔和维斯格是相当不以为然的,皮埃尔觉得,他完全可以在ebay上为海龙尊域开个专版打广告,只要海龙多少付给他一定数额的广告费来掩人耳目就行了。

    同时,维斯格也觉得,icq的门户网站上也不是没有汽车专版,大可以开个关于尊域的介绍,做到首页上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甚至连广告费都可以省掉的。

    全美少有的几个保持高额盈利的企业,韩俊自己就控制了三个。google就更不用说了,希望自己的网站能在google的排名更靠前,许多企业、公司都愿意拿出大价钱砸在google上的。而如果google能做一下技术设置,只要一搜索car,就能直接显示出尊域的相关介绍,这难吗?一点都不!

    但是,麦克代森却依然乐此不疲,他的解释很简单:“直观的视觉冲击,远比什么广告更能拉来忠诚的潜在用户。”海龙汽车的情况,他跟韩俊交流最多,是以,也是最为清楚,就算现在大面积地投放广告,整车进不来,也是零分,只有海龙汽车的产能上来之后,配合大面积地宣传才是最有效的。

    他们几个都是营销的高手,这个道理他们还是知道的,也都知道麦克代森是韩俊的代言人,他的话自然要可信的多。

    不过,从7月份尊域刚刚进入美国市场,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麦克代森的这个展示的效果却是真的不错。打着各种各样旗号,过来询问一下这款车信息的人,愈发地多了起来。只是他们都不是专业的销售公司,即便是有人感兴趣,也只能打发他们到森塔尔。

    ――――――――――――――――――――――――――――

    “这款车真是不错,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中国出产的。他们不是只能生产衣服吗?”

    “性价比比热本车好多了,天哪,关键是他的价格实在太便宜了,这种级别的车子,居然只要不到3万美元?”

    “这真是中国人生产的吗?外观更倾向于美系车,可这性能油耗都不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