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章 想跑?-《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但是。生活当中总是充满了意外,原意是就这样坚持下去,等着大宇的重组尘埃落定之后再做打算的他,却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完全改变了主意。

    ――――――――――――――――――――――――――――

    韩国人在滨海,有一个类似同乡会的组织。但是此“同乡会”却非彼“同乡会”,并非所有在滨海的韩国人都能加入,能加入的。都是在滨海有自己工厂的韩国商人。

    或者说他们是“商会”也可以。只是在组织结构上,跟商会又有些许不同,太过松散,且活动的举行,除了时间,人数并不固定,对于地点也没有要求,谁有空谁就来。

    他们仅仅是因为远走他乡,平常没事儿的时候凑到一起聊聊而已。且相互之间讨论的话题。极少涉及各自的生意。简单来说。他们这个组织,就是一个排解乡愁与压力的地方。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都是他们聚会的时间。这天。也不例外。

    “光善,看你愁眉苦脸的。怎么最近……不顺利吗?”在一家酒店内,二十几个“老乡”凑到一起喝酒。说话这人,算是李光善的一个好友,名叫尹程哲,做纺织品生意,虽然“年景”不好,可日子要比李光善好过的多。只是各行如隔山,他并不太清楚李光善目前的近况。只是因为“同乡会”里不成文的规矩,他不想让对方认为自己在问他生意上的事情。

    点点头,李光善抬眼望向四周,有些苦涩地一笑,说道:“你瞧,今天能来的人,有几个是生意顺利的?要是生意顺利,哪里还会有空过来喝闷酒?”言毕,一仰脖子,干掉了杯中的清酒。

    “这话说的也是,但是没有过不去的坎,何必太在意。”尹程哲的情况要远远好于李光善,他见李光善面色不渝,也不再多说,转而跟其他人攀谈了起来。

    这个时候,身边走来一人,李光善刚刚就注意到了他,他非常肯定,自己以前绝对没有见过那人。本来他们这种松散的“同乡会”并没有什么人员的限制,只要是企业主就行。且每次活动人数总部一样,没见过也是正常。

    刚刚李光善就发现,这人隔一会儿就走到一个人跟前,悄悄耳语几句。而对方的表现有的惊讶,有的愕然,有的赞同,不一而足。这种表现让李光善很是奇怪,眼见他又走到了自己的身边,不由的让的李光善生气了一丝好奇之心。

    “李先生,我认识您,我叫金成勋,经营一个工艺品小公司。”金成勋梳着一丝不苟的小分头,干瘦干瘦,一脸的精明相。李光善不太想理他,便敷衍地点点头,问了一句:“有事吗?”

    “呵呵,李老板,是这样的……”说着,金成勋同样也在李光善的耳边轻轻诉说了起来。

    这一说不要紧,直接让李光善在这次聚会接下来的时间里魂不守舍……

    他说了什么?

    简单用两个字来说,那就是――跑吧!

    恍恍惚惚地回到家里,李光善满脑子都是金成勋跟自己说过的话。

    “想必你已经看过我刚才找了许多人,其实这些人我大都不认识,也包括您。但是不认识不要紧,我了解您,这就足够了。您现在的情况很危险,经过我的了解,您目前并没有什么其他稳定的客户,除非您是不想继续干了。但是开辟新客户对您来说有多难,这点您也一定清楚。我知道您现在指望着大宇重组之后,您好继续卖您的产品,但是不要忘了,哪个成熟的厂家没有自己的嫡系?再者说,虽然你们工厂的产品不是最贵的,但竞争力有限的很。就算是公平竞争,您的胜算也不大。所以,照我说,咱们还是一起撤吧。我已经联系了好几个人了。”

    那个时候,李光善还记得金成勋悄悄指了指周围不少的人。

    他有些愕然,今天这个周六的聚会,仅仅是一年56个星期六当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而在其他的几个周六当中,甚至不是周六仅仅是平常,这个金成勋干没干过同样的事情?

    虽然李光善不太善于把握市场,但并不代表他是傻瓜,从金成勋的话里。李光善不难得知,金成勋这人找到自己,自然是好好地做了一番功课了的。而且,李光善敢肯定。这个金成勋找的其他人,也都是经过他详细调查过的。

    李光善心道,如果没有猜错,金成勋所找的这些人。定然也是跟自己一样,在经营上或许是陷入了困境,或许因为其他的原因,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是一样――混不下去了!

    而离开,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是离开之前,自然是要大大地捞一票的。

    这个时候,李光善算是全明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