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这有点贵啊-《重生记事簿》


    第(2/3)页

    韩俊对海龙汽车很自信,但必要的准备,依然要做。这并不是韩俊真的把这帮来“考察”的韩国人当回事。完全是性格使然,如果这次马虎了,对收购大宇的计划就有造成影响。既然想做了,那就做到最好吧!让这帮韩国人。知道知道,中国的汽车工业,同样不容小觑。

    听到这个消息,白猛也很是兴奋,点点头笑道:“恩,都时候,我让生产部的黄厂长带他们去看看我们的新车……”

    他说的这个新车,是海龙汽车的第三款车型,名为“迅驰”。在外型上。比尊域要小。但是依然是时尚的前沿。走的依然是“强壮”路线,看起来,异常的敦实、厚重。

    毕竟是韩俊笔记里的“新款”。4.6米的车长是海龙第一款的紧凑型轿车。此车,在海龙汽车已经有两款成功的车型之后。在技术层面已经相当的成熟,且内饰部分海龙的设计师下了极大的工夫,而后续也经过雷诺公司的设计师的修改,即便是韩俊看了,也不由地要说上一句:“精致、舒适!”。而排量,则为1.6l~1.8l

    实际上,这款车的出现,对于韩俊来说,并非一定要用它来砸市场,因为去年年中的时候,国家推出了一条暂行条例办法,在今年1月1号实行,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额外增加的税收或多或少都会对汽车的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国人在这时,对于略小排量的汽车也不甚感冒,此时的油价虽然一路上涨,可是能买得起的车的人,自然也就养得起的。有一个大排量的车,在动力上,却是要远远优于小排量。

    韩俊之所以要选这辆车来生产,首先是他对笔记的信任,不管是外形的还内饰甚至性能,都是一款好车,韩俊并不太担心它的销量。其次,有一款中型车,一款suv城市越野,海龙汽车同样急需新的车型来充实自己。一招鲜吃遍天在汽车行业里并不可行。或许国际知名的大品牌有这样做的实力,但韩俊可没有自负到能跟人家学的地步。

    只是,这款车的样车还没有下线,就连媒体,韩俊都没有通知。听白猛说,想要带他们看看那里,韩俊顿时眉头一皱。沉吟了一下,说道:“其他的东西,他们随便看,但是核心的东西,不太适合给外人看到。这款车毕竟还没有下线。还是算了吧。”

    韩俊有他自己的打算。这车型毕竟是笔记里看来的。至于这款车原来是属于谁的,韩俊也不甚清楚,虽然现在还没有面世,但只要海龙汽车正式推出来了,那一切都好说。可如果现在让大宇的人知道,万一笔记里的这款车,来源于某些大宇的人所知道的地方,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可不是韩俊所希望的。同时,他们只需要展示自己的规模和实力,这种属于机密的东西,韩俊可不会那么大方地用以示人。

    “呃……那行!”白猛点点头,韩俊的话,他早就当成了圣旨,至今,他还没有发现韩俊在这方面有说错的时候。

    不过,这个时候,老朱却说话了……

    ――――――――――――――――――――――――――――

    韩俊从92年开始自己弄公司,9年的时间一路以一种狂飙突进的速度飞速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偌大的规模,至于公司的发展,老朱他们都深知韩俊的厉害,基本上不会在这方面跟韩俊有不同意见,相反,只要韩俊想要扩张,他们都会很兴奋。

    毕竟,韩俊在他们看来,始终是一个永不满足的样子。这样一来,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如果韩俊进取心消弭殆尽,他们无事可做,绝对会让一个家族式的企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开国容易守成难,这个道理谁都懂得。

    不过这一次,老朱却隐隐有些担心了起来。韩俊酝酿着收购大宇的事情,虽然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海鑫的高层却是都清楚的。原本,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会很支持。

    可是。当朱培江了解了一下大宇汽车的情况之后,不免有些忐忑。大宇汽车,跟之前的自行车厂有着太大的不同了。首先他的规模就比海龙汽车大的多。要知道,海龙汽车生产基地可是占地400多亩。加上毗邻的科研实验室,总共接近700亩。而大宇汽车,仅从面积上来讲,就比这个要大。

    可目前的情况却是。大宇汽车资不抵债,破产了!与此同时,一年多来,在接手大宇的事情上,各方面始终没有谈妥。债权方、劳方、新入主公司方。虽然有些情况没有被披露,可老朱却觉得,这个大宇公司,绝对没有韩俊说的那么简单!

    “韩总,大宇汽车不是个小企业。它的负债情况您一直也没有跟我们提及。本来。你既然有了决定,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以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说,此时收购大宇。负担是不是会太重了一些?”

    老朱的这句话,让除了韩俊之外的所有人都是一怔。

    是呀!这个时候要是提出收购。那对海鑫的负担可不是一点半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