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瑞雪兆长安 少年心事,情系长安,一箭之仇…… 第九十九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25)-《大唐少年行》


    第(2/3)页

    那名突厥小头目也不是金刚不坏的佛陀,杀猪般的嚎叫了一声。

    叶少缘一不做。二不休,肩膀猛烈的撞击了那名突厥的小头目一下,将他撞入了小河中,身子瞬时便被河水冲跑了。

    叶少缘抹了抹脸上的血污,却更见狰狞,宛如地狱的修罗一般。

    叶少缘怒目圆睁,将莽刀横于胸前,大声的吼道:“叶少缘再此,还有谁!越雷池半步者,杀无赦!”

    这一声断吼,气势万钧,震慑的桥面上的突厥骑兵都不由的退后了一步。叶少缘这一嗓子虽然不如三国时的张翼德长坂坡上吼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但也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那些突厥士兵看到叶少缘脑门上的青筋毕露,面部表情异常狰狞,加上被抹的满脸的血污,在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更显示出了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

    那些突厥骑兵见头目被叶少缘狠辣的置于死地,心中虽然是羞愤难当,但是也不敢轻易向前,驻足在了桥面上。

    “咔嚓”一声,浮桥的一边剧烈的抖动了一下,差点坠落。

    桥面上的所有人都随着桥上的木板,摇晃了起来。

    “都尉大人!暗桩断了,快退回来,木桥马上要断了!”叶宝大声的喊道,提醒叶少缘快退回来。

    “我不你们这群蛮子玩了!”叶少缘冷笑一声,快速的向后退去。

    叶少缘的步伐快的惊人,眨眼间便退到了安全的区域。

    叶少缘刚长出了一口气,便听见了“轰隆”一声巨响,桥两边的木桩终于断裂开来。桥底的木桩一断,木板所制的桥面便失去了支撑,一下子就坠入了河里。

    桥面上的近百名突厥骑兵没来得及急退回桥头,全部跌落了水中,很快便被湍急的河水瞬间给吞没了,无一幸免。

    李三四见计划终于成功,脸上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他紧绷的弦一松,后遗症便马上跟了过来。他由于失血过多,直挺挺的晕倒在了地面上。

    叶少缘赶紧走了过去,挥刀挡下一泼箭雨,将李三四背在了背上,然后和其他的唐兵一起上了留下来的马匹的马背,向大后方撤退。

    这一次,叶少缘他们一行人再次化险为夷。

    河对岸剩下的突厥骑兵由于木桥倾塌,无法渡河,只能呆在原地打转,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唐兵们见识到了叶少缘的高明手段,不由得对他心里生出了几分敬仰。

    就连叶少缘也不敢相信,久疏战阵的他,武艺竟然不退反进,比之他在隋军的时代还要厉害。不知道是在绝境中激发了叶少缘的潜能,还是由于修习了无名功诀,身体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更快、更强。不过,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叶少缘变得强大,总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变得越强大,生存下来的几率便越高。

    叶少缘一骑上马,居然想起了雪走,心中一阵感伤。再好的战马,也抵不上雪走的万分之一。

    叶少缘翻身上马的动作十分的娴熟,跑了一段时间后,他便摸透了胯下战马的习性,身体很自然的和马的动作形成了一致,随着马匹的身体一起一伏的,达到了微妙的统一。能驾驭雪走的叶少缘,再骑这匹普通的战马,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

    “是这匹马太慢,还是那时的雪走太快,好无趣呢!”叶少缘心中一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再见到雪走这“吃货”。

    天下第一快的“吃货”。

    约莫狂奔了近十里地,叶少缘他们一行人终于追上了齐六他们。

    两拨人马汇合在一起,暂时停下来了脚步,原地休整。

    “都尉大人!从这里在向后方,便是达志沟了。”叶元策马来到了叶少缘的身边,禀报了现在的实时情况。

    叶少缘转过头,看了看驮在马背上的重伤士兵,敌人一时半会肯定追不上,道:“大家先休息一下吧,今天连番恶战,都辛苦了。尤其是这些重伤员,再持续如此的颠簸,对他们的伤势恢复会很不利。”

    叶元点了点头,暗自赞叹叶少缘的细心。他调转马头,向后面的伤兵队伍传令道:“都尉大人有令!全部士兵都停下来休息!”

    叶少缘第一次听到叶元如此卖力的呐喊,或许在他的心目中,叶少缘已然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都尉。

    叶少缘环视了一下四周的状况,见他们现在正身处于一片荒芜的田地上。

    不远处,还有有一片不大的枯树林子。

    叶少缘指了指那片枯林子,轻声道:“走!大家都到那边的林子里去。我们在这里目标太明显了,到枯树林里还可以隐蔽一下。”

    于是,几百人的唐军队伍浩浩荡荡的走进了那片枯树林里去了。

    叶少缘一行人进了枯树林后,先派人将那些重伤的唐兵从马背上抬了下来,然后轻轻的放在了地面上,取出了一些粮食和水分给大家吃喝。

    叶少缘背靠一棵大树,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他的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总算暂时逃脱了鬼门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