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加洛林时期,西欧的粮食产出,按收获量与种子比计,有时低到2:1,就是说,收获2斗粮食,要留下1斗作为来年的种子。 这也是因为欧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经历了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 作为征服民族的日耳曼人,还没有完全从游牧和游耕状态过渡到定居农业阶段,耕作方式原始粗放,加之欧陆地广人稀,劳力相对不足,很自然的采取这种粗放经营。 想要精耕细作,也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来,只能撒上种子等着收。 不像老家,人口太多,耕地太少。 农业上面,很多事情是因地制宜的。 就像拿东罗马没有普及重犁,就说农业技术停滞,但这其实是因为爱琴海沿海的农田多为沙土地性质,不适合重犁。 没足够劳动力,又没有先进畜力机,日耳曼诸侯也得看天打仗。 “劳动力为了糊口,全年要不间断地进行农业和渔猎来糊口,还有满足对贵族的供奉。” “诸侯国里只有不需要劳动的贵族,才能有时间去参加战争,落后的生产力也限制了粮食、马匹、金属等战争物资的组织消耗水平。” “贵族抽调随军的劳动力不能长时间外出,否则就会耽误本国农业耕作收获。” “深入敌后对敌国劳动力屠杀和毁坏耕地等破坏性方式,也会让敌国随后报复造成两败俱伤,所以欧洲战争才会有战场不重伤敌方贵族,不擒杀非作战人员的约定。” “不选择春耕秋收的季节作战,战场选择要避开耕地,捕获敌方作战人员和随军劳动力允许赎买释放.这就是贵族所谓的礼。” “本质就是为了彼此保护生产水平,避免通过战争造成永久性破坏。” 本质上和春秋贵族的礼差不多,这就是战争和生产力的公式关系。 “阿尔伯特没有那么大的资本把宝贵的劳动力浪费在攻城上面。” “就算他舍得,他旗下的贵族们也会有意见。” “为了能顺利统治瑞典,他不可能现在就和封臣闹翻。” 拉斐尔做了总结:“等春耕结束,不出意外的话,他会绕过日德兰半岛,选择从汉堡那边走水路,直接登陆瑞典南部,跟投靠他的瑞典贵族们联合在一起。” 布鲁克有些遗憾的咂了咂嘴:“要是他不来,我们的日德兰大公多半也不会继续免费提供后勤物资。” “日德兰大公可能用不来多久就会赶我们走,三旅少了白吃白喝免费练兵的机会.可惜了。” 即便圣者和日德兰大公的关系特殊,但不会自带干粮的帮忙守城,物资都是日德兰大公这边提供的。 还是那句话,联姻的前提是因为利益相同,不会因为联姻就亏本资助小舅子买房买车娶老婆,做领主的都很现实。 现在少了大敌,当然也该现实的赶人走。 说岳父岳父到。 没过几天冯道夫就收到了4号岳父的信函,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岳父家也没有余粮,新包的小蜜都饿瘦一个cup了。 他也没有多纠缠,基层公务员培养的数量还不够,现在还不是背刺岳父岳母的时候。 给了布鲁克撤军的命令,冯道夫拿起了丹麦那边的情报。 “不需要动兵,效果却比战争还要好,这是天才的战略。” 担当大臣的黑发太太说道:“但很多领主都在谨慎观望,这个战略需要很多年。” 冯道夫:“意料之中。” 羊吃人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动辄几年、几十年都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像是发生在英格兰历史上的那次圈地运动,1782年北安普顿的灵斯特德地区有人提议圈地,结果就是地方上反对圈地阻力过大,直到47年之后的1829年圈地才终于开始。 不过这也是当时王权衰落、进入议会时代的关系。 “现在的封建领主能用暴力手段,在圈地上是有天然便利的。” 冯道夫说道:“光是通过提高地租,就可以收取更多的土地转让金来迫使佃农退租。” “所以现在缺的就是再在他们背后助推一把,让他们下定决心。” “背后助推?” 黑发太太:“你说过丹麦女王是最聪明的女人,万一实施的过程被她看出来怎么办?” 就算是聪明人,也会有时代的局限性. 冯道夫笑道:“在不收割货币的情况下,这些民间的贸易活动,反应到上面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 “她察觉出来问题也需要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