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两个小记者,采访华品女高的梦想(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3/3)页

    林枫微微一笑,连忙说明来意:

    “昨天的直播,是漫无目的、走马观花的在这里转了一圈,在回去的路上,我和导演商量了,这样其实用处不大,还不如做一个专题采访,让社会更加了了解这所学校,了解这里的学生们。”

    “张老师,您看可以吗?”

    张贵美没想到林枫和节目组去而复返,竟然是为了这么一件事。

    思索了一番之后,她展颜一笑:

    “可以啊,这里的孩子们都很优秀,她们值得被社会看到。不过,有一点,整个采访和录制的过程,要尊重孩子们的意见。”

    刘勇在旁边高兴得搓手,不等林枫说话,自己就一连声的答应了下来:

    “这是自然的,张老师您放心,我们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团队了,懂得分寸。”

    话音落下,他身后的摄影们偷偷笑了,现在的导演,和当初的导演相比,可不是成熟多了?

    不过这种对上司的腹诽,只能憋在心里。

    这时候,刘勇看了一眼手表:

    “两位老师,时间不等人,那我现在就开始了?”

    得到林枫和张贵美肯定的点头,刘勇连忙走出办公室,指挥摄影师们开始行动。

    孙薇和吴鹏见状,也连忙跟上了刘勇的步伐,生怕他忘记自己。

    “刘导,别忘了我们俩。”

    “导演,有事情尽管吩咐!”

    两小孩摩拳擦掌,眼神亮晶晶的,就等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幕,看得直播间的观众们嘴角上扬。

    “这俩小孩,挺认真的,哈哈。”

    “也不知道节目组会以什么形式做这个专访?好期待!”

    “哈哈,快点给他们两派活,快点开始,我已经等不及啦!”

    “6啊,看不得人闲着是吧?”

    “哈哈,不贫嘴了,期待能更多的了解这所学校、这些孩子们。”

    “我有一种预感,这次采访,说不定能挖到宝藏。”

    “……”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导演很快就给孙薇和吴鹏派好活了。

    那就是跟着摄影A组,在校园里随机采访学生。

    刘勇还给了两人一项特权,就是可以自主选择采访对象,问出节目组设定好的问题。

    孙薇和吴鹏欢天喜地的,拿着话筒跟着摄影组到了操场上。

    很快,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三三两两的走到教室外面活动一下身体。

    孙薇和吴鹏举着话筒,抓紧利用课间的这点休息时间,进行采访。

    本来俩人还有些担心这些姐姐们不习惯面对镜头,可能会影响采访的进度。

    没想到,华品女高的学生们个个都落落大方,谈起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更是青春洋溢,神采奕奕。

    两人还发现华品女高的学生们,人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明确的目标。

    比如:想当医生、想成为一名老师、还有建筑师……等等。

    这个发现,让吴鹏有些叹气了。

    不是他见不得别人有理想和追求,而是一路走到这里,他发现自己很孤独。

    因为别人都有梦想和追求,就他,啥也没有。

    不过,孙薇倒是和他恰恰相反,她兴致勃勃的听着别人的梦想和期待。

    尤其是听到大家详细的描述,自己是怎么找到梦想的这个历程,孙薇更觉得如获至宝——

    因为林老师告诉她,只要多观察,就能有收获。

    所以,多问、多听、多看就是了!

    这个念头,令孙薇干劲十足,很快又锁定了一个新的采访目标——

    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

    “姐姐,能采访一下你吗?两分钟的时间就行!”

    孙薇熟门熟路的说出了自己的台词。

    高马尾女生正捧着一本单词书在阳光下默背,看到孙薇递过来的话筒,眼睛里带着好奇:

    “采访?你问我答吗?”

    孙薇用力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是的,我想问问,你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期待?”

    高马尾女生柔柔一笑:

    “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顺利完成学业吧。”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吗?比如生活、工作这些。”

    孙薇目光灼灼的盯着女生,这个答案和之前的其他女生相比,显得太简单寻常了。

    她有理由相信,眼前的这个女生,对未来也有着很高的志气和憧憬。

    这一次,高马尾女生顿住了,脸上带上了几分不好意思:

    “其实……我想尝尝奶茶是什么味道,有奶,又有茶,应该很好喝吧?”

    “可惜我们这里没有奶茶店,只能等我考上大学,走出去的时候才能喝到了。”

    说起这个,高马尾女生的脸上有着向往:

    “我看到那些奶茶图片,五颜六色的,还有什么麻薯、仙草冻、啵啵珠什么的,它们混合在一起又是什么味道呢?”

    “等我将来上了大学,要在报道的那天,买一杯奶茶,在学校门口和它合影,然后慢慢的品尝味道。”

    “我听说的,生活要有仪式感,那我这个就是入学的仪式感,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很值得期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