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董方甄选!你欠我一袋大米!(二合一)-《十年寒窗也配和三代人的努力比?》


    第(3/3)页

    “那里也产大米,虽然数量规模不比这里,但是我尝过,好吃的。”

    “还有一些干货、竹编的器具之类的,都不错。”

    说起这个,董余晖就有些惆怅了,他先是看了一眼林枫,才无奈的说道:

    “之前我和你们林老师也有过这方面的想法。”

    “为此,我还专门去香樟村做过调研,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林枫点了点头,也是带上了几分惆怅:

    “是啊,那时候董老师还给香樟小学的孩子们上过课呢。”

    听到这段往事,四个孩子脸上都带上了疑惑,既然都去过,为什么没做成呢?

    林枫和董余晖一看大家的神色,就知道四个孩子心中所想。

    董余晖轻轻的拍了林枫手臂:

    “你来说吧,毕竟,那是你的家乡,你比我更加的了解。”

    林枫点了点头,但是先反问了张云舒一句:

    “云舒,你觉得带货这件事,关键点在哪里?”

    张云舒想了一下,开口回答道:

    “在于让观众认可主播,愿意为了主播掏钱。”

    “要做到这一点,主播选品应该慎重,要卖真正的好东西,建立口碑。”

    林枫听了,微微一笑,开口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忽略了一个点。”

    张云舒瞪大了眼睛,有些不解。

    林枫不疾不徐的接着说道:

    “主播带货,本质上也是一种生意,生意,就离不开生产和销售。”

    “我们先说生产。”

    “香樟村坐落在山间,土地被山势地貌天然的分隔开来,且因为山形的阻隔,每块地适合种植的东西都有所差别。”

    “我举个例子,山体向阳的一面,和背阴的一面,植物长势本就不同,你们想想就知道。”

    四个孩子听到这话,细细的回忆起香樟村的植被情况。

    然后点了点头,在村里,好像真的每块地种植的东西都不一样。

    村民有一套自己的种植经验。

    林枫看着大家的神色,知道他们想通了接着说道:

    “这么一来,就导致了,香樟村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某种作物培养。”

    “而卖货,需要‘量’的,生产跟不上,怎么卖?”

    “走精细化的高端路线吗?”

    “可是香樟村不管是人文底蕴,还是历史底蕴,都达不到呀。”

    四个孩子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重重的点了点头。

    孙薇更是说道:

    “老师,我记得慈善机构来捐赠物资的时候,您留下了养殖蜜蜂,还有竹编的技术书籍。”

    “其实,您是在一点一点的帮助香樟村,建立自己的底蕴,对吧?”

    林枫笑了笑,赞许的摸了摸孙薇的头。

    这时候,张云舒迫不及待的问道:

    “老师,生产这一块,我知道缺陷了,那么销售呢?”

    “在我看来,主播就是最关键的销售,只要主播号召力够强,总能卖出货物的吧?”

    林枫听到张云舒的说法,轻轻一叹:

    “主播能卖出东西不假,可是,卖出的货物,怎么到达消费者的手上呢?”

    “你在城市中生活,早已经习惯了,今天下个单,明天快递员就能把东西送到你的手上。”

    “那是因为城市交通发达,人员足够。”

    “你回想一下香樟村现在的交通条件,狭窄弯曲的道路,最近的快递点在遥远的镇上。”

    “这么长的时间差,消费者能等吗?货品的新鲜度能等吗?”

    “所以,在香樟村带货这件事,困难重重啊!”

    话音落下,吴鹏的脸上露出的失望的神色,对林枫说道:

    “这么看来,香樟村的带货之路,还能遥远。”

    孙薇也是叹气:

    “香樟村的乡亲们想要富起来,真不是一代两代的事情。”

    董余晖伸出手,轻轻的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道:

    “这些事情,让我们大人操心就好了,小孩子嘛,快快乐乐的就行。”

    “走,董老师带你们去吃好吃的!”

    说着,他也招呼林枫:

    “林老师,您也请?”

    林枫微微一笑,拍了拍好友的肩膀:

    “你这语气,怎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怕我把你吃穷?”

    “呵,你看不起谁呢?”

    “……”

    两人说说笑笑,领着孩子们往楼下走去。

    张云舒想着事情,落在了最后面。

    然后,她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升起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困难是有很多,但是一点一点的克服不就完了?!

    我家雪王冰城,不也是从一间几平米的小店慢慢做起来的?

    林老师、董老师,你们等着!

    我一定能想出办法,不管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