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风雷摇了摇头。 “陛下,您这回就是井底之蛙了,小瞧了那吐蕃国。” 他正色道, “吐蕃不是弹丸小国,相反,他是一个正在高原之上崛起的强盛国家!” “他们的首领松赞干布,更是数得着的英明君主,虽说跟您相比差点意思,但也就比您低一个档次吧,可以说是雄主!” 这话倒也不是吹捧李二。 毕竟李世民在政治、经济、民生、军事、外交、文化六个领域都做到了极好,可以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 松赞干布是藏地不世出的明君,但和李二比起来,的确还是有所欠缺的。 “哦?” 李世民讶然道, “雄主?真的假的……听明啊,你对吐蕃很有了解?” 众大臣也都纷纷看向徐风雷。 其实他们也都挺好奇的……为啥徐风雷能对周遭的邦国如此的了解? 东瀛,大唐就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岛国的,他也熟悉,能打上交道,侃侃而谈。 西域,还有天竺,他也略知一二。 如今这个吐蕃,他好像也知道…… 怎么什么都懂啊? “知道一点。” 徐风雷笑道, “吐蕃和吐谷浑是邻居,吐蕃在更西北部的高原地带,那里本是苦寒之地,资源甚少,自然也发展不出什么大的国家来。” “只不过,自隋以来,气候逐渐转暖,吐蕃的恶劣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缓解,自然而然的,族群的繁衍也就旺盛了,国家也稳步发展。” “陛下有没有感觉到,这几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倒是,自贞观五年之后,就没有什么大的灾害了,算是风调雨顺,之前是真挺艰难的。” 李二应声道, “其实国家发展,也是靠天吃饭。” “只要老天爷给面子,气候稍稍好上那么一点,国家就能趁势发展!一下子国力就上去了!” 如今的大唐,可谓是蒸蒸日上,每天都在变的更强! 从大唐,向巨唐进发! 这自然也有君主圣明,政通人和的缘故,但大的环境和气候好,也是一大助力。 要天天旱灾洪灾雪灾蝗灾的轮番的来,再牛逼的君主也没用啊!顶多只能是稳住民心苦哈哈的过日子,想谋求发展是不太可能的。 “是这样,我大唐这几年的发展很好。” 徐风雷笑道, “可同时,别的国家也在发展啊。” “特别是那种国君英明,国民团结的国度,必然能有长足的进步!” “就大唐周边来说,吐蕃,便是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国力,也在上涨!特别是人口,因其民族特性,只要资源足够,人口会暴涨的比咱们还快!” 李世民一惊。 其余众臣也都收敛了神色,表情变得认真。 听徐风雷这么一说……这吐蕃,很有潜力啊! “什么特性?” 长孙无忌忍不住问道, “如今咱们大唐鼓励生育,生孩子的速度已经很快了!平均每一对夫妻就能生育四五个孩子,那些能生养的,七八个都是寻常!” “这……他们还能比咱们更能生?” 大唐现在的生育速度已经很可观了,吐蕃还能更强? 他们是牲口啊? “呵呵,咱们大唐的小夫妻是很努力了,可若是人家吐蕃都不带结婚的,随意播种随意生,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徐风雷摊手道, “游牧民族的习性,可比咱们开放多了,他们不在乎什么贞洁啊婚姻的,他们要的就是人!只要能生娃就行,不管繁文缛节!” “先前我带太子去突厥草原上玩耍,那边的牧民就很热情好客,你知道他们热情到什么程度?直接让自家女儿钻了太子的被窝!给咱太子殿下臊的哟!” “哈哈哈哈……” 他说到李承乾的趣事,顿时惹得众臣大笑,政事堂内的气氛一片欢乐。 当然,有一个人笑不出来。 李世民脸上有点挂不住了,黑着脸敲了敲桌子,啐道, “安静,安静!笑个什么!” “说吐蕃就说吐蕃,扯到承乾身上做什么?” 徐风雷这个大嘴巴真是……把这事儿都给爆了出来! 这下承乾的身上,都带点桃色新闻了,估计都要成为长安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好,好,不扯远,举个例子,举个例子嘛……” 徐风雷嘿然一笑,道, “我举这个例子,其实就是说,人家游牧族群没咱们这么讲究,他们是很随便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