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不战自溃-《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1/3)页
    龙首原北坡,秋风萧瑟。
    后赵四万大军兵临长安城下,此前曾与石苞约定,将在城外与他会战的桓熙并未食言,随着长安西侧正门缓缓打开,一万精锐晋军步骑背城结阵。
    肃杀的气息充斥着整个战场。
    石苞见晋军兵少,不由心中暗喜。
    然而,当城中相继推出车辆护卫晋军两翼之时,石苞却笑不起来了。
    两侧是车阵作为防御,身后便是城墙,这意味着后赵军队只能从正面发起冲击。
    而桓熙则以最精锐的三千伐蜀将士布置在最前沿。
    望着晋军最前排的大盾,以及林立的长枪,石苞不由为之犯难。
    石苞军中,并不缺少骑兵,他们虽然受限于后赵缺少军马,并不具备长途奔袭能力,但足以完成骑兵在战场上的其余任务。
    诸如发挥机动性,与敌游斗,在乱战之中,伺机寻找敌军薄弱处进行穿插。
    可这一切的前提,得是晋军主动攻出来。
    如今桓熙背靠坚城,做足了防守姿态,摆明了就是等着石苞进攻。
    而以骑射骚扰,莫说晋军阵中同样存在弓兵,而身后的城墙之上,也有弓手居高临下。
    所谓力从地起,虽然马镫已经被广泛运用,但终究没有脚踏实地更适于发力。
    因而,在唐代的制式装备中,步弓常为一石,而骑弓仅为七斗。
    弓的拉力决定了射程,只怕不等石苞的骑兵上前骚扰,就得被城墙上与军阵中的晋军弓手好一顿招呼。
    桓熙与石苞的目的不同,石苞想要夺回长安,这注定他在战场上陷入被动,只能主动进攻。
    在这样的情况下,骑兵的优势完全没法发挥。
    如今,石苞未战就被断了一臂,只能依靠军中步卒,可仔细想想,顶着从城墙上射来的箭雨与敌作战,依然会陷入巨大的劣势。
    石苞就不明白,既然你桓熙准备作乌龟,缩在你那龟壳里,为何不在正前方也摆上车阵。
    但是很快,桓熙就给了石苞答案。
    “快看!城墙上都是些什么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