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金属-《六零:脑海中有间小卖铺》


    第(2/3)页

    第一个因素引起的问题咱们很难解决,因为需要动力更强劲的机器。

    可是以咱们厂子现在的资金情况显然不能够满足这一点,所以我们只能从金属的流动性方面入手。”

    其他人聚精会神的听着,频频点头。

    “郭哥,你这个思路是对的,继续往下说。”

    得到李学文的肯定,郭泽信心更足了。

    “师傅,我觉得咱们可以使用润滑油来降低金属和模具之间的摩擦力。

    从而使更多的金属能够填充进型腔内,从而减少缺肉现象的产生。”

    李学文满眼欣赏的看着自己的徒弟。

    天道酬勤!郭泽这段时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按照他刚才所表现出来的水准,完全可以胜任工程师的岗位了,他现在缺的只是履历而已。

    “好,郭哥的想法很有建设性。

    我们可以使用石墨粉、油脂作为润滑剂,让金属在模具内更加顺畅的流动。”

    其他几个人纷纷做着笔记,他们刚才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学文压了压手,示意郭泽坐下,随后扭头看向其他人问:“还有吗?”

    几人面面相觑,最终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刘工忽然举了举手。

    “李科长,我这也有一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合不合适。”

    “刘工但说无妨!”

    刘工清了清嗓子,随后将自己手中的本子翻到某一页,才缓缓开口道:

    “我这个法子是在工艺的角度上进行的思考。

    现在的问题是锻造出来的金属没法很好的填充进型腔内。

    因为现在的锻造工艺大部分只进行一次锻造。

    可如果我们采用多次锻造呢,会不会就把这个问题避免了?”

    “刘工你先坐下吧,你这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大家学习。

    采用多次锻造,并且在锻造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胚料的角度,的确可以改变金属的流动方向。”

    刘工松了口气。

    在李学文补充前,他只是隐隐有所察觉这个法子可行。

    但经李学文这么一点,他便通了,原来自己所想的和郭泽所说的都是基于金属流动性这一特点去思考。

    二人属于殊途同归了。

    “李科长,我好像也想到了!”

    张自力忽然激动了起来。

    其他人纷纷向他投去疑惑的目光,包括李学文。

    “张哥,你想到了什么?跟大伙分享分享。”

    张自力嘿嘿一笑。

    “不敢当,我想到的也是基于金属流动性的角度展开的。

    既然多次锻造是为了让材料更加容易填充到模具里面...

    那么为何我们不在一开始就把材料做成容易填充进模具的形状呢?”

    张自力的话,让众人纷纷睁大了眼睛。

    “我去张哥!竟然有一天会从你口中听到这么靠谱的答案。”

    “自力,快点老实交代!你是不是回家偷偷学习了?”

    众人的惊讶,让张自力心中升起一抹得意。

    他的性子虽然有些老油条,可心思却是很活泛。

    “哎呀,你们不要再夸我了,否则我会骄傲的。”

    张自力有些臭屁的摆了摆手。

    “这还没喝马尿呢,就醉了?”

    众人纷纷扭过头,不再搭理他。

    “张哥,你这个方法的确不错。

    事实也的确如你想的那般,改变坯料的尺寸和形状,的确有利于增加它的流动性。

    好了,现在咱们已经有3个解决方案了,完全够用了,那么其他人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李学文等了一会儿,再也没有第4个人发表观点。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从位置上站了起来。

    “那我来好了,我再增加一个。

    刚才我们是从材料本身、材料和模具之间的介质两个方面去思考。

    其实我们还可以在模具上下点功夫。”

    “科长,改模具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啊!”

    李学文嘴角微微扬起,“没有那么麻烦,只是局部优化而已。

    主要有2个方面:

    在容易出现削肉的位置,咱们可以设置圆角和斜度,以此来减小金属受到的阻力。

    另外还可以在模具上设置一些导流槽来辅助金属流动到型腔之内。”

    众人听后,纷纷眼前一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