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元正大会(2)-《九品寒门》


    第(2/3)页

    随着箫音,一名乐伎唱起:“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女舞姬开始起舞。顾名思义,拂舞乃是持拂而舞。不但手持拂子,而且还都是长袍广袖,这点与《江南可采莲》的短衣窄袖的舞女风格完全不同。《江南可采莲》体现出女子的天然、纯朴、灵巧、活力之美;而此舞恰相反,衿裙飘摇,步态轻盈,袖拂飞舞,粉面半掩。虽然苍凉乃是此曲的基调,却恰恰因此,眼眸中生出一种不舍之态,冷艳之外又带着多情,柔美之中又不失端庄。

    不知是因为乐舞美还是菜品美的原因,刘莽的口中竟流出涎水。此时他的眼睛看得业已直了,就连邻座出恭的人什么时候回来的都不知道。而这个宇文袭自从回来之后,既不看戏,也不跟刘莽搭话,只顾埋头大吃。33

    古时的宴席与后代的不同,喝酒与吃饭是两码事,吃饭是吃饭,喝酒是喝酒。喝酒常常被视为饭后的消遣享受,所以一般往往是先吃饭后饮酒。下一道端上来的并非什么菜肴,而是一道主食。

    只见每位侍者都端着一节大粗的竹筒献上来。舒晏正思忖这是道什么肴馔,以及这道肴馔与竹子有何关系,就听小默高声报道:“五谷同竹。”

    “五谷同竹?名字很好听。难不成你把五谷装进这竹筒内烹制的?”

    “诚然。”

    舒晏非常纳闷:“难道除了铁锅、石锅之外,还有竹锅不成?”

    小默一笑:“竹子如柴一样,经火一烧就化为灰烬,当然不能用做锅。不过它却另有妙用,听我跟你道来:无论什么样的宴会,肴馔即便再多,也是离不开主食谷物的。既然本次元正大会中的菜肴都要出新,主食自然也不能落了俗套。不过,菜肴食材广泛,又有多种烹制方法;而主食不过寥寥数种,人之常食,又只稻、黍、稷、麦、菽五种,即所谓的‘五谷’。我就想,如何才能做出一种新鲜的饭食,而又能跟你的八音扯上关系呢?那时,八属之中我已经确定了两三属,于是我就在剩下的几属之中反复思考,最终确定了用竹跟主食搭配。确定了竹属,选取的谷物也不是单选某一种,而是将五谷全部汇聚。竹子多节,每一节都如同一个密闭的瓶罐。当然,我所选的竹子并非普通竹子,而是一种茶盏粗的香竹,将每节竹子的上端割开一个小孔,将五谷装入里面——当然,各谷物的蒸煮火候不同,菽等不易煮烂的谷物要经过提前浸泡。再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隔空烤蒸,直至将竹筒内的水份蒸发得差不多,同时竹子的外表也已被烤焦,听到一声炸裂,便可将竹子刨开,此时,筒内五谷已经粘合到一起,谷香凝聚,再加上天然竹香,六种香气融为一体,美不可言。”

    以往宴会,宾客们都是只想品尝新鲜菜肴,对于饭食往往只是意思一下而已。可是今天,人们对于这道主食产生了极大兴趣,甚至盖过了菜肴。大家纷纷将自己面前的竹筒刨开,一段由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谷物颗粒组成的圆柱状的谷饼随着香气显露出来,顷刻间已被分食干净。

    舒晏则半打趣般道:“五谷虽是常物,却习性各异,然则天下地域广阔,各地风土、气候俱不相同,五谷俱全之地不多,五谷同餐更是难得。今日良机,本来我也想尝尝‘五谷同竹’的味道,看来是不能够了。”

    小默刚想答言,却见司马炎吃了几口五谷同竹,亦觉得好吃,又想到如今天下久无天灾人祸,百姓都安享太平,于是一高兴,便道:“五谷,民之所倚。自古至今,都是天下之根本。五谷盈,则天下安;五谷竭,则天下乱。且问众卿,今朝天下五谷是盈?是竭?”

    百官一听,都知道这是皇上想听赞歌了,谁不想争取这个表现的机会,拍个马屁?却被施惠抢了先,道:“陛下洪福齐天,如今天下不但无兵戎之灾,上天亦且眷顾非常,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然是盈了。”

    司马炎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却又发问道:“即便风调雨顺,五谷俱盈,却也难免有偏颇,也要有个高下,五谷之中哪个最盈?”

    一句话却把施惠给问住了,尴尬地回答不出。司马炎又看向群臣,群臣也都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