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元正大会(2)-《九品寒门》
第(3/3)页
如同户数人口一样,天下一年所产谷物数量、上缴国库数量都是有据可查的。施惠乃是散骑侍郎,答不出也在情理之中,而像大司农等职分所在的大臣竟也没有一个知晓。
皇上同群臣说话,曲目暂时没有往下安排,鼓乐停。在一片安静之中,忽听小默奏道:“回陛下,五谷之中,惟稷最盈。”
此举可把舒晏吓一跳,急忙偷对小默道:“你这个冒失鬼,朝堂之上,岂敢乱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又不掌管国库,这个问题你如何能知晓?”
小默能回答这个问题,司马炎虽然觉得有点意外,但终究是有人能答上了,他还是很高兴,“天下五谷分藏于公私仓廪之中,你非司职之臣,如何知晓民生大事?”
面对舒晏的急迫,小默不慌不忙地回答皇上道:“臣乃一介御厨,自然不知道天下仓廪各产五谷多少。然臣做的这道五谷同竹,所选竹筒形如圆柱,而上开小孔通气,就如同仓廪一般。将五谷同装入竹筒之中,加火蒸烤,其余四谷都很安分,惟见稷从小孔中溢出来,由此可见,当然稷是最盈的。”
司马炎听后哈哈大笑,不住地点头。对于这个问题,他的本意只想考验一下群臣,并没期望得到准确的正经答案,却使群臣一度陷入尴尬,小默的这个并不正经的回答却轻松解了围。
君臣又恢复欢饮。舒晏赶忙安排下一曲,乃是一段鼙舞,曲目是《殿前生桂树》。鼙是一种小型的鼓,本是一种战鼓。鼙舞大概就是起源于战场,战胜的一方敲着战鼓欢庆胜利的场面。
只见上来一群青年男子,按行列排开。每人均是短衣窄袖打扮,头上裹着巾帻,腰前歪挎一面小鼓,双手一面敲,一面舞动起身子来。前两曲即便风格迥异,但终究都是女乐,离不开清纯柔美,而此舞却满是阳刚之气,雄姿英发——时而昂首挺胸,大步向前;时而双脚循环起落,身躯如摔跤状左右晃动,一副雄赳赳的姿态。鼓虽小鼓,但却欢快而有力,几十面鼓一起敲打,咚咚作响,整齐划一,完全不输大鼓的气势。
《殿前生桂树》本是古曲,却被后来的魏晋统治者分别改成各自朝代歌功颂德的篇章,原著的古乐辞已亡佚,改编之后的歌功颂德乐辞都是假大空之语,无甚趣味,不录也罢。
小默看后欢喜,道:“此舞让人精神振奋,而且不用另外配乐,舞者自己身兼二职,既是舞师,又是乐师。”
舒晏点头道:“没错。鼙舞所用的鼓本身就是革属的乐器,不用再另外选配乐器了。只是我却替你忧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