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鬼才韩俊-《重生记事簿》
第(3/3)页
“呃……吕书记,您好您好。你这是说的哪跟哪儿呀?”心烦意乱的田柏坤一时没反应过来。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要不是你当初极力推荐韩俊来接手自行车厂,哪会有今天的局面?韩俊不错,有能力,有实力,有魄力,有头脑,现在,我甚至都有点儿看好自行车厂的发展了!”吕文笑的很开心。
可这些话,落在田柏坤的心里,可就如刀割一样了,那种感觉,就像是不断的有人在抽自己的耳光,自己还必须笑脸相迎!这种感觉多少年没有过了?田柏坤自己也记不清了,他此时的情形,就好像一个小丑,做了诸多的努力想踢人家的屁股,结果不仅没踢着,自己还很滑稽的摔了一跤。
“这个……嗨,应该的,这都是吕书记慧眼识英才,要是他没能力,仅仅我来说,您也不能看好,不是吗?”田柏坤话是甜的,脸是苦的。
“恩,小田啊,你没事儿多跟韩俊亲近亲近,他身上可有不少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呀。”吕文叮嘱道。
田柏坤的一张脸几乎要扭曲成一团了。讪笑一声,说道:“吕书记,您又不是不知道,现在我三个楼盘已经收尾了,销售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嘛。再说人家韩老板,现在这么忙,哪里有空接待我这样的小角色呢。”
吕文听到他这话,反而笑了:“你的销售情况还叫不乐观?好歹是滨海地产龙头,你都不乐观,那谁还能乐观?行了,别在我这里哭穷了,用不用找个时间给你俩安排安排?到时候我跟韩俊说说,当初是你举荐的他。”
他这么说,也是在试探田柏坤,毕竟这举荐之功,吕文并不想“假手他人”。田柏坤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看韩俊的做法,或许他是早有准备,自行车厂什么情况想必韩俊也是知道的,如果让他得知是自己推荐的他……此事万万不可!
“嗨,吕书记,您太客气了,明明是您慧眼识人,我哪里有什么作用啊。”田柏坤赶忙说道。
听他这么说,吕文也不推辞,呵呵一笑,说道:“那我知道了,小田,你也要加把劲啊。”
“恩,谢谢领导关心。”
挂了电话,田柏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可更让他烦心的事情,接踵而至。
“大哥,现在外头都在流传是你推荐韩俊接手自行车厂的,你看这事怎么办?”
“什么?”挂了电话没多久,田柏坤就得到了手下如此的汇报。自己刚刚跟吕文说推荐韩俊的事儿跟他没关系,可现在社会上又在传,到时候让吕文怎么想?“妈的!”
事情,似乎变的有些超出他的控制了……
――――――――――――――――――――
自从跟日本人签订了订货合同之后,海鑫公司便开始了高调的生产,之前一切所谓的保密都已经没有必要了,并且,欢迎媒体到工厂内参观,除了生产、组装车间,其他地方都可以去。
韩俊这种变脸的速度,实在让广大媒体有些应接不暇,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家就是这么会玩,你还不能说他什么,更不能跟他较真,反正认真你就输了。更何况,韩俊此举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这么简单,更是有可能一举挽救积弱多年的自行车厂。
在当时众多关于国资流失的负面报道跟前,自行车厂的这次改制,就想一颗明珠一般璀璨。着实让有些人的脸上光彩无比。
只是韩俊并不关心这些,通过这段时间对市场的关注,反响好的有些超出了韩俊的预料,市内几大家电商城,每天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就达到上百辆,而济南,泰安,德州等省内城市,也有大批的订单跟进。
别的且不说,仅仅日本那1000辆的订单,就给海鑫自行车厂带来了一百多万的收入,而国内的订单也如雪片一样的飞来。
从85年至今,滨海自行车厂,几乎是从来没有如此的忙碌过。
这一切,也都是从韩俊入主以后发生的!
不久以前,工人们都羞于提起自己是自行车厂的人,而现在,说起自己是自行车厂的工人,也能挺的起胸,抬得起头了。起码,一个月基本工资就达到一千多块,不算奖金,在滨海同规模工厂里,已经是最高的了,没有之一!
看着一辆辆卡车不断的往外运送着成品自行车,媒体们也闻风而动。根据简单的测算,不难算出海鑫自行车厂的销量,尽管这些东西属于商业机密,可对于无孔不入的记者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难以挖掘的信息。用个最笨的办法,派个人每天蹲海鑫自行车厂门口,就看一天出去几辆卡车,每辆卡车上载着几辆电动车不就得了?
“化腐朽为神奇,商业鬼才――韩俊!”
“冷静的头脑,精确的分析,造就商业奇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小变化成就大市场。”
一时间,媒体各种溢美之词见诸报端,“鬼才”的名头,也成了韩俊的新外号。经过媒体的观察,他们惊讶的得出了一个结论,按照海鑫自行车厂此时的产销能力,还清所欠贷款,根本用不了当初所说的五年,根据他们的测算,最多两年,海鑫自行车厂就能实现扭亏为盈!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速度?
可对于韩俊自己来说,超过一年扭亏,那就是赔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