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这才刚 刚开始-《重生记事簿》
第(1/3)页
通用的失败,并不是偶然。也就是此时已经没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而面对海龙,通用却又太大意了。
原本,通用是得意的。
早在2000年,福特用69亿美元投标收购大宇,但是竞标被韩国方面拒绝。福特一气之下,便放弃了二次出价。而通用公司则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渠道,联系上了一家评估公司。
而这家评估公司则在2001年年初,对大宇进行了资产评估,认为负债累累的大宇的身价,在二十至三十亿美元。原本价值近70亿的身价,立刻跌落了2/3,那个时候,通用便提出了十到二十亿美元的报价。
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公司敢于收购负债累累的大宇,也让韩国方面成为了惊弓之鸟,在通用提出远远低于福特报价的时候,韩国政府深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便答应了下来。
其中,固然有怕大量的负债继续使大宇“贬值”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韩国官方也想让大宇“嫁”到国外去,通过在国外市场上的发展,获取国内企业的生机。
而通用则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跟大宇展开了“艰苦卓绝”地谈判。没有太过高深的手段,唯有一个“拖”字。
韩国政府,一方面希望大宇尽快嫁给老外,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被对方占到便宜。通用的心态同样复杂,既想以最少的投入娶到“新娘”,又不想让“新娘”的负担拖累自己。一方是想咬死了价格,另一方却想下大力气压低价格。
最终。价格被他们压低到了以四亿美元现金为首期,后续追加到十二亿美元,接受大宇债务等等条件。
只是,这些条件。对于韩国政府来说,实在太低了。
奈何当初除了通用之外,再无其他竞争对手,无奈之下。韩国官方也只好不断与其斡旋。“只要价钱高,任何协商都有可能。”早在跟通用谈判之前,韩国官方就放出这样的话来。其想多拿到一些利益的心思可见一斑。
而这个时候,海龙汽车出现了。
这个汽车行业的新贵,在中国虽然声名显赫,可在国外,除却美国也不算太过出名。但是韩俊从李云一处探得的通用的底线,自然可以爆出略好于通用的条件。而通用的错误观点,导致了他们依然认为那是一个借以压价的机会。从而被海龙汽车钻了空子。
――――――――――――――――――――――――――――
大宇收购案的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在人们都认为海龙汽车仅仅是来搅局的时候。在人们都认为通用将毫无悬念地拿下大宇汽车的时候,在人么你都认为海龙汽车无法“消化”大宇汽车的时候……韩俊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的人,海龙汽车非但不是过来搅局的。还是真正的买家!
只是,略微回想一下。不少人都觉得,这事儿,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收购大宇汽车,对许多同行来说,都有些鸡肋,实力强的,比如欧美的老牌企业,不管是研发团队还是销路,有没有大宇原有的那些,对于他们都只是锦上添花,没太大的所谓。而对于国内的一些企业来说,研发团队固然重要,可想要收购大宇,在资金上却是有些吃累,他们跟海鑫不同,海鑫此次贷款之前,并无别的其他任何债务,没有任何的负担。而大宇的研发团队和各种渠道,对于海龙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用因为之前被韩俊虚晃的一枪搞错了情况,此时,已然丧失了继续竞标收购的机会。剩下的时间,便完全是韩俊的“表演时间”了。
这次收购成功,并非钱货两清,买卖就成交了。这是一个大企业的重组,而不是菜市场买菜。
韩俊此次通过演了一场戏来挤掉了通用,获得的,便是收购大宇这个标的的一个权限,并非直接给钱就能得到所有权的。简单来说,就是韩俊提出的收购方案,被韩国方面接受了。
韩俊的条件,只是略好于通用公司。可是韩国政府已经拖不起了,为了“报复”通用的恶意压价行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接受了海龙汽车的报价。
第(1/3)页